財經365(www.hand93.com)2月25日訊:辛丑牛年,誰會率先扛起央企重組的大旗?謎底在2月24日深夜揭曉。
昨日深夜,東方通信(600776)、東信B股(900941)、成都普天電纜股份(01202 HK)聯袂公告,公司2月24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普天”)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普天正在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籌劃重組事項。
重磅!兩大央企重組涉10余家公司!
整體產權劃轉
中國普天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其前身源于國家原郵電部工業局和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1999年9月更名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2017年12月更名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普天主營業務為通信制造業、行業電子信息化應用、廣電通信與信息化。在京津冀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地區均建立了重要的產業制造基地,有5家子公司分別在香港、上海、深圳等地上市,產品和服務出口到非洲、拉美、東南亞、歐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中國普天旗下5家上市企業,市場俗稱“普天系”,分別為東方通信(600776)、東信B股(900941)、東信和平(002017)、成都普天電纜(01202 HK)、寧通信B(200468)。
東方通信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麾下的一家控股型集團公司。企業前身創立于1958年,并于1990年引進摩托羅拉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取得飛速的發展;1996年企業轉制建立普天東方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并獨家發起設立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同時發行B股和A股。
東信和平是全球知名的智能卡產品及相關系統集成與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務商。成立于1998年,2004年在中小企業板上市,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為目前國內經營規模最大的智能卡行業上市公司。
寧通信B國內知名的通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1997年5月在深圳B股上市,總資產約20億元,員工2000余人;旗下擁有各事業部、全資、控股及參股子公司18家獨立的經營實體。
成都普天電纜始建于1958年,1994年10月由原郵電部成都電纜廠整體改制,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業務聚焦光通信、能源傳輸和通信科技資產創新等產業領域。企業注冊資本為4億元人民幣,現有職工數量600余人。
e公司注意到,也許是事發突然,除東方通信、東信B股和成都普天電纜股份外,“普天系”其他兩家上市公司成員,尚未正式公告上述兩大央企正在籌劃中的重組事項。
另外,e公司記者還發現,從東方通信、成都普天電纜此次信披來看,二者披露的內容略有區別。
東方通信公告顯示,中國普天整體產權擬無償劃轉進入中國電科,該方案尚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準,上述重組事宜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
成都普天電纜公告顯示,此次重組目前不涉及本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亦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對標世界一流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2020年,在我國的北斗收官、“天問”探火、“嫦娥”取壤等重大工程和重點任務上,都有中國電科的身影。
中國電科正式成立于2002年3月,是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46家電子類科研院所及26戶企業基礎上正式組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作為我國擁有電子信息領域完備科技創新體系的大型科技集團,中國電科肩負著服務國防現代化、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等職責使命。是國內唯一覆蓋電子信息全部領域的大型科技集團;是國內唯一能夠同時為各軍兵種全方位提供信息化裝備的軍工集團;是國內唯一能夠為我軍各種型號裝備提供各類關鍵元器件的企業集團。
目前,中國電科已擁有包括46家國家級研究院所、11家上市公司在內的400余家企事業單位;擁有員工22萬名;擁有3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8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持續多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2020年位列第381位。
中國電科旗下11家上市公司,包括海康威視(002415)、國睿科技(600562)、思創電子(600990)、杰賽科技(002544)、鳳凰光學(600071)、華東電腦(600850)、天奧電子(002935)、衛士通(002268)、太極股份(002368)、ST電能(600877)、中瓷電子(003031)。
作為網信事業國家隊,中國電科聚焦擴大內需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積極參與“兩新一重”建設,在數字基建、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等領域積極布局,大力發展5G應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物聯網、北斗應用等產業,同時以“一帶一路”為重點,拓展電子裝備、信息系統、安防監控、光伏產能等優勢產品國際市場,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項目,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今年1月26日,中國電科2021年度工作會召開,工作會報告部署的2021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就包括,針對深化關鍵環節改革,強調著力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對標世界一流,健全治理體系,強化精益管理,完善激勵機制,深化研究院所改革,不斷推動改革走深走實,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