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剛剛喊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普天與中國電科這這次重組事項,恰好發生在今年國企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的次日。
2月23日,國新辦舉行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會上回應國企重組表示,“十三五”時期先后完成了12組24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新組建和接收了5家企業,中央企業的數量和“十二五”末比,從“十二五”末的106家調整到目前的97家。
“總的來看,重組的成效非常明顯。”彭華崗認為,首先有力推動了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促進了相關行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其次有力解決了同質化競爭、重復建設問題,提升了中央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此外,切實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國際標準、行業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會議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存在的問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會上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要確保完成總任務的70%以上。他強調,要在優化布局、狠抓創新上進一步發力攻堅。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持續推動非主業、非優勢“兩非”和低效、無效資產“兩資”的退出。加大激勵創新力度,在關鍵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彭華崗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中央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采取重組整合等多種途徑,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同時,彭華崗在此次會上還進一步“劇透”了四大具體路徑:一是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干網絡、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二是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三是推動創新資源的整合協同,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四是切實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形成資源合力。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