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月26日訊:資本市場再創新高,現在不應該叫牛市,而應該叫龍市。只有各行業中的龍頭老大才不斷創新高,頭部特征越來越明顯。毫無疑問,中國版漂亮50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這種扎堆抱團的現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這批公司確實優秀,他們已經是各自領域中的勝利者。就好比正月十五抬頭望天,找星星不好找,但人人都能看見月亮。而且看月亮容易啊,工作成本比找星星要低。
第二點,現在市場里90%的投資資金都集中在基金的手里。這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是理財收益率下滑。
理財下滑,一方面是實體經濟減速,提供不了過去那么高的回報;另一方面是行業監管,不允許中小銀行網絡上變相高息攬儲,降低了理財收益;而最關鍵是理財變成凈值型,不再承諾保本。
于是在2020年出來一個罕見數據,理財規模自打它被發明出來,歷史第一次出現了存量規模縮水。這批巨額資金,從買理財,現在變成了買基金,進入了資本市場。
于是資金交到基金手里,基金經理們都看巴菲特,大家接受的是一樣的科班訓練,最后在口味和審美上變成了高度一致。
但是奇怪在于,很多龍頭公司已經是50倍、100倍的估值,既然都是專業人士,怎么還在追高做不專業的事呢?
這是因為,現在資本市場混進來了另外一波人,外資。外資和大家想的并不一樣,他們主要是買債券。可是自己家后院起火,負利率買入就是虧損,來中國一看,好家伙,發現一片新大陸,中國龍頭公司穩定性是堪比債券級別的,即使只能提供2%的回報率,那么50倍估值買入也劃算啊!
你發現沒有,大家心中的參照系不同。一般人的底線是要增長,要回報;可是來自負利率經濟體的外資,他們根本是沒有底線的。因為他們的底線是負利率,只要高過這根線就是滿意的投資。
大家可以看一下,有多少龍頭公司,他們的前十大股東當中,清晰地寫著,香港中央結算中心。所以,壓根是因為混進來了底線和要求更低的人,中國市場現在已經是國際市場了。
下面說說對策,既然漂亮50時代已經到來,那么這個進程會如何演繹呢?
在上世紀的70年代,美國歷史上出現過幾乎完全一樣的歷史,柯達、可樂、寶潔、迪斯尼、通用電氣、IBM等等。巴菲特在1969年覺得泡沫太大了,實在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基金關閉了,可是美國漂亮50一路漲到了1972年!然后在73-74年,美國漂亮50終結。
仔細看這段故事你會發現,迪斯尼、可樂,這在今天都是在持續增長的大公司,即使當時遇到所謂的泡沫終結和大熊市;但是如果你用長期思維來看,他們一路成長到今天給長期投資者帶來巨大回報。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像柯達,永遠的倒下的。
所以,這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發在于,短期貴不貴不是決定要素,關鍵是看長期能不能一直成長。什么叫成長?勻速慢跑不是成長,加速跑才是成長。
無論是對個人成長、企業發展還是投資,成長是永恒的圣杯。能否成長,是美國那一批漂亮50,同樣的漂亮但有著不同的命運,最重要的分水嶺。
我們的第二個啟發,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觀測指標。73年,把美國漂亮50刺破的那根針,是利率。美國利率從1974年到1981年連續7年上升,把樓市和股市全部打趴在地!而今天,美國股市大家都知道有泡沫,但是它一直還在創新高,因為它不斷在供應貨幣,利率在不斷創新低。
所以,大家要特別關注利率的變化。利率聽誰的話呢?利率要看通脹,我們現在CPI是負,還沒有通脹的苗頭,所以利率風險現階段不大,以后如果有任何變化,我們都會和大家做分享交流。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