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月26日訊:
王牧笛:我們來聚焦C2M和互聯網巨頭為何搶工廠,2021年到來了,開年先問大家一個叩問靈魂的問題,請問在當今時代,1元錢能夠買什么?
郎咸平:連顆糖都買不了。
錢棟玉:只要巨頭補貼,啥都有可能。
鄒小川:發個紅包好像都比較難。
張桓:彩票、襪子、紙巾都可以,生活用品很多都可以。
王牧笛:1元能買這么多東西。在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這件事情上,淘寶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把當年的1元街邊店,全部弄到了網上。1元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的總經理汪海表示:1元更香節,既是產業代工廠的專屬節日、也是消費者品質消費的狂歡。未來的工廠將會成為所有消費者的阿拉丁神燈。
郎咸平:從這個1元里面看的話,意義是很清楚的。就是高性價比,質量要好、價格要低。另外就是私人定制。我喜歡什么,你給我什么。過去是生產線生產2000個相同的產品,現在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2000個不同的產品。同一個產品圓的手機、方的手機、三角形的手機都不一樣,這個才叫做按需生產、私人定制。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就是C2M。
可是目前中國企業能做到C2M的非常少。比如說阿里巴巴的這個犀牛智造,它是一種C2M、一種智能化的工廠。為什么能夠便宜?因為效率增加了4倍,而且最低單量可以生產100件。從設計到上架7天,比Zara還快,Zara還要14天,業界平均是60天。時間在縮短、數量都是小數量的、再加上效率提升4倍。因此這種智能化工廠就能夠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另外還有一個工廠叫做青島紅領,做西裝的,去年上市了。現在叫做酷特智能,也是屬于類似C2M的這么一個工廠,按需定制。
王牧笛:所以在教授看來,1元購的底層邏輯或者叫背后邏輯是效率、是工廠直連、工廠革命。我作為一個做了12年的財經主持人,現在一聽到什么to什么我頭疼。B2C、C2C、B2B、O2O,現在又搞了一個C2M。
郎咸平:但是現在有更多是M2C,而不是C2M。M2C就是工廠直銷,而且質量都很好,比如說網易嚴選、淘寶心選、還有京東京造。C2M是反向的,消費者需要什么,工廠生產什么。
郎咸平2021最新演講
錢棟玉:其實C2M的話,就是把中間的品牌商、經銷商全部短路掉了。在前端,我們通過電商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得出需求,然后直接到工廠。工廠根據需求去定向地生產,最終通過平臺去銷售。
其實它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在C端更加地貼近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個對廠家來說它減少了庫存。無論是阿里做的智能工廠也好,其他的平臺也好,都是從服裝開始的。因為服裝最大的問題就是庫存問題,整個行業可能有八九百億的庫存。
郎咸平:這個概念,要把它拓展出來,成為一個普及的概念都很不容易。沒太多案例,基本上只能做衣服,連手機都不行。
鄒小川:從C到M來講,更多的是把客戶的信息快速地抵達到工廠。原來是在物理的角度來講,信息不對稱。我們叫“啤酒效應”,銷售來說什么好賣,生產出來以后他又不買。
所以C2M在確定性上來講有大幅度的提升,我們已經看到國內有一些品項當中按照這樣來做,比如說家電這塊,“618”也好、“雙11”也好,已經有基于大數據的畫像跟消費者需求來定制爆款品類的家電供應市場。這個邏輯上來講是通的,但是路徑當中有很多數字化要實現的鴻溝要去解決。從供應鏈角度來講,中間的確還是有鴻溝。從工廠的供應角度來講,柔性化生產制造的這個智能化工廠也是要升級。
郎咸平:整個過程非常復雜。你要把它真正做到C2M,目前沒有可能。
張桓:我先不說C2M,先說這個1元購。其實1元購。為什么阿里敢搞1元購?核心的原因:庫存。但是最核心的是它獲取用戶的成本極低了。原來我們想獲取一個汽車用戶、一個房子的用戶、一個服裝用戶可能需要幾百幾千。用1塊錢,獲客成本是0,甚至是負的。所以說1元購在于把營銷成本直接打沒了,再把中間商打掉、把庫存打掉、把物流倉儲打掉。1元購,只是一個流量入口。你買了一個節儉的1元襪子,我就給你推薦一個便宜的衣服,再給你推薦一個便宜的小轎車,其實是一個獲取大數據的過程。
我反駁一下前面郎教授的話,廣州有一家企業,裝修房子已經C2M化了。它有一個很龐大的數據庫,中國人喜歡的各種戶型的偏好、顏色照片、櫥柜怎么弄已經定制化了。我對C2M怎么定義?名創優品不叫C2M,它叫M2C,它叫規模化的生產。C2M是什么呢?是對個性化需求的規模化定制。包括淘寶,原來叫千人千面,比如我看到的頁面,我和各位不同,但是一定背后有1萬個人、10萬人和我看的一樣,他只是給我打了一個標簽。我背后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它是個信息的個性化定制而已。
郎咸平:不,這個觀點有點問題,C2M是一個過程,到最后,最終端的C2M就是私人定制。你要什么,我同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2000個不同的產品。你講的這個就是比較初級的階段。
王牧笛:現在的這些電商巨頭當中,各位認為最有機會把C2M革命進行到底的是誰?比如黃崢是這么說的:拼多多最終模式是在上游能夠做批量定制化生產。
張桓:我是特別堅定看好拼多多的。因為京東、阿里它的模式就是人找貨,人在搜索、瀏覽。但是拼多多的機制是什么呢?貨找人。C2M最難的是C(消費者)。黃崢也說過一句話,他要孵化1000個這樣的工廠品牌。因為他要打C的大數據了,他在我身上打了1萬個標簽,比我還了解我自己,它根據我這樣的喜好來匹配 孵化很多工廠加很多品牌,我覺得它有未來。
郎咸平:各位要記住,C2M所以能夠這么爆炸式增長,第一要便宜、你講的拼多多一樣,第二質量要非常好。但是你曉得嗎?在便宜跟質量好的基礎之上,我們有很多路徑可以做選擇。我覺得未來我們要給別的有創意的機構或者個人,給他更多的機會。因為到了C2M的階段,真正的基礎不是平臺,是工廠。如何讓工廠能夠自己形成自己一個產業聚集,而不能靠這個平臺。
錢棟玉:我覺得就是不管是拼多多還是阿里,我其實一個都不看好,因為它是一定深度跟產業結合才能做起來的。
鄒小川:其實剛才提的這個話題更重要看誰走得更遠,或者誰是未來的贏家。平臺是什么?平臺一定是鏈接消費者、鏈接制造工廠,一個賦能的角度。制造的這邊來講,我能夠更輕裝地把我的商品抵達到消費者那里,我制造的信息鏈、生產的敏捷度、柔性度能夠快速地服務于消費者,那么這種生態才是產業的一個升級。
王牧笛:但是這個事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這個方向到底是“互聯網+工廠”,還是“工廠+互聯網”?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