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據《科技日報》報道,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領銜的南方科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從南方科技大學舉辦的高溫超導研究重大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常壓下鎳氧化物的高溫超導電性能為解決高溫超導機制的科學問題提供了新的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據悉,研究小組通過不斷解決關鍵問題,獨立開發了“強氧化原子逐層延伸”技術。研究小組在開發鎳基超導材料后,將該技術應用于原子級光滑的基片上,準確排列鎳、氧等原子,形成厚度只有幾納米的超薄膜。在強氧化環境下,團隊通過界面工程實現了“原子鉚釘技術”,固定了原本需要極高壓環境才能穩定存在的原子結構。
在常壓環境下,該研究結果實現了鎳氧化物材料的高溫超導電性能,使鎳基材料成為繼銅基和鐵基之后的第三類,在常壓下突破40開爾文。(K)高溫超導材料系統“麥克米蘭極限”。
在全球高科技競爭中,超導技術成為焦點之一
超導類似于電力高速公路上的“零能耗跑車”。電流通過時不會產生能量損失,被廣泛認為具有顛覆性的技術前景。自1911年發現超導現象以來,我們一直在尋找在常壓下突破40開爾文(K)高溫超導材料“麥克米蘭極限”已成為國際科學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超導材料具有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宏觀量子效應,如零電阻、完全抗磁等。超導技術應用廣泛,涵蓋超導量子計算、超導磁懸浮列車、熱核聚變、大型加速器、大功率輸電到心腦磁圖診療等多個前沿方向,跨越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能源電力、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大科研設備等多個領域。超導技術作為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柱,已經成為全球高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
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超導材料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3年中國超導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49.8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5.8億元,2025年將達到92億元。
5只概念股的市盈率不到20倍
在A股市場,超導行業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通過研發、生產和出口東方專業生產的超導物和加速器射頻超導物,填補了國家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公司生產的高純度超導物可用于進一步生產鈦、三錫等合金材料。
西部超導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超導線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也是世界上唯一的NbTi鑄錠、棒材、超導線生產和超導磁體制造全過程企業。
中鎢高新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鎢稀有金屬新材料(湖南)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科研、經營稀有金屬和新材料的專業公司,如鎢鉬高新,其中高純鐵錠和鐵棒主要用于生產超導鈦鈦線。
永鼎全資子公司東部超導的主要產品是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料和超導應用產品。該公司的超導帶材料已經批量生產。
1月份,聯創光電在機構調查中透露,基于高溫超導集束電纜的D型磁體已成功完成20K溫度下的低溫測試。公司還中標了《中核二三系統事業部超導線圈開發與測試服務分包項目》,并簽訂了正式合同。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截至2月18日收盤,超導概念股今年平均上漲2.07%,跑贏同期上證指數。3股累計漲幅超過10%,分別是陳光醫療、中孚產業、法爾勝。與2024年以來的最新收盤價相比,6股回撤超過30%,分別是百利電氣、陳光醫療、法爾勝、綜藝、國林科技、寶勝。
估值水平方面,截至2月18日收盤,5股滾動市盈率(PE)博威合金、金杯電工、中孚工業、中天科技、漢纜股份有限公司低于20倍。市場凈率(PB)據了解,8股市凈率低于2倍,包括中孚實業、海泰發展、漢纜股份、中天科技、寶勝股份等。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