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A股市場波動較大,尤其是科技題材,引領整個市場。雙創指數大幅上漲,恒生科技指數進入科技牛市。以歷史為鑒,無論是漲幅還是估值,以創業板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為代表的中國科技資產仍有橫向和縱向比較的增長空間。
但投資科技股在全球資本市場具有“高波動、高回報”的獨特雙面鏡特征,其魅力與風險并存的特點值得關注。《證券時報》和《數據寶》通過梳理近兩輪a股市場科技牛市中的10倍股,揭示了科技股的崛起邏輯和潛在的投資機會,也清晰地反映了其潛在的風險。
科學技術主題蓬勃發展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科學技術領域呈現出一片繁榮。1月20日,DeepSeek-R1國產開源大模型正式發布,在OpenAI-o1正式版本中,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性能對齊,可謂一鳴驚人。
人形機器人行業也迎來了重大事件,國外知名機器人公司Figure AI宣布端到端機器人AI取得重大突破。備受關注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正式招聘工程師為大規模生產Optimus做準備。在中國,宇樹科技也有新消息。公司和英偉達的聯合團隊展示了G1人形機器人,可以模仿體育明星C羅、詹姆斯和科比的高難度運動。
技術主題更加井噴式上漲,DeepSeek概念指數飆升近43%,智譜AI、云計算、計算能力租賃、華為鴻蒙系統等眾多科技指數均上漲20%以上。
總的來說,市值超過500億元的科技股中,節后漲幅超過10%的股票多達30只,兩只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三華智能控股、拓普集團股價創歷史新高。華勤技術、軟通動力、瑞芯微、中國電信等股票近日也創歷史新高。
港股市場也很精彩。春節后,聯想集團大幅上漲37%以上,股價創歷史新高。比亞迪電子漲幅超過40%,中芯國際和比亞迪股份漲幅超過20%,最后兩家公司的股價創歷史新高。在龍頭公司的帶領下,恒生科技指數近期表現突出,較1月份低點上漲25%以上,宣布進入技術牛市。
中國科技資產估值偏低
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關注中國重估科技資產價值的潛力。一方面,無論是5G,中國科技企業在過去幾年都取得了顯著進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或半導體領域都表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中國R&D在科技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的不斷增加,中國的產業升級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科技公司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期科技股的變化,尤其是龍頭公司股價的大幅上漲,反映出市場對產業升級趨勢的認可度在增加。中國航空證券表示,DeepSeek以其創新的技術路線吸引了全球科技巨頭的關注,這表明國內科技企業在開放創新的開源環境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未來有望涌現出更多的普遍技術,應該重新評估中國本土科技企業的價值。
與美股相比,我國科技股估值較低。截至2月12日,CSI科技100指數滾動市盈率為28.5倍,市盈率為2.89倍,均明顯低于納斯達克估值水平。后者滾動市盈率達到44.96倍,市盈率達到6.63倍。恒生技術指數估值較低,滾動市盈率僅為22.89倍,市盈率為2.81倍。相比較而言,a股硬件股靜態估值較高,但動態估值較低,科技50指數PEG(與今明兩年相比,市盈率平均增長率為1.8倍,在相對合理的范圍內。
從機構配置來看,科技股的后續市場還是值得期待的。根據興業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從AI產業鏈的具體細分方向來看,以芯片存儲和網絡通信硬件為代表的上游計算能力和下游端端AI等硬件環節,機構倉位已經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而中游的算法和技術(虛擬人和機器視覺)、軟體(網絡安全、工業應用軟件)、服務(SaaS、邊緣計算,云計算),以及偏軟件AI應用的持倉比例仍然相對較低。
資本盛宴在產業變革下舉行
這一輪科技牛市能持續多久,后續空間有多大?參考a股市場前兩輪科技股牛市,包括以創業板指數為代表的2013年至2015年科技牛市(以下簡稱“創業板牛市”)。、以新能源和半導體為首的賽道牛(以下簡稱“賽道牛市”)將于2019年至2021年舉行。
從兩輪牛市的最大漲幅來看,創業板指數分別達到554.56%和195.43%。;滬深科技100指數分別上漲166.19%和134.98%。截至2月12日,自2024年低點以來,上述兩大指數均上漲約40%。
相比較而言,兩輪行情中的10倍科技牛股在基本面上有很大的差異,創業板牛市中的10倍股多為低價、低市值的股票。具體來說,創業板牛市10倍科技牛市前股價中位數為9.65元/股,市值中位數為14.87億元,市盈率中位數為24.04倍;賽道牛市10倍科技牛市多為市值較大的高價股,啟動前股價中位數為16.06元/股,市值中位數為71.01億元,市盈率中位數為37.39倍。
更一致的是,前兩輪科技股牛市對應的重大技術和產業突破顯著。比如創業板牛市的背景是4G技術的成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開始大規模應用。2019年的賽道牛市,相應的是雙碳政策促進了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科技領域的國內替代提升了科技企業的業績和估值。
這一輪市場的科技股大幅上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密切相關。人工智能一般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機器革命”的領導者,因此AI+牛市在這一輪市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據估計,未來1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復合增長率預計接近10%。相關股票也成為絕對主角。本輪十大牛股中,有六只屬于AI+主題,包括雙林股份和寒武紀。-U、長盛軸承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科技股投資之所以呈現出“高波動、高回報”的獨特雙面鏡特征,背后有著深刻的原因。一方面,在二級市場復雜的環境下,科技股的估值往往受到技術發展前景不可預測、行業政策動態調整等諸多不穩定因素的影響。這些不確定性使得科技股像波浪一樣行駛,容易產生劇烈波動;另一方面,科技行業本身具有鮮明的特點,技術迭代速度遠遠超過其他行業。新的技術和理念不斷涌現,市場競爭呈現白熱化趨勢,企業可能會稍有不慎。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