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盡管a股市場波動和調整,但外國機構仍在選擇布局的機會。隨著一些上市公司因回購或重組而披露流通股股東的最新情況,外國投資的最新投資趨勢浮出水面。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三華智能控股、宏創控股、哈森、阿特斯等多只股票已被外國機構購買或增加。
近日,瑞銀、摩根士丹利、高盛、科威特政府投資局等知名外資頻頻出現在上市公司因回購或重組披露的最新流通股股東名單上。
1月8日,三華智能控股披露了回購前十大股東和前十大無限股條件股東持股的公告。公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30日,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持有公司2352萬股,比去年第三季度末持有的1873.8萬股增持478萬股。
1月7日,宏創控股發布公告,披露十大股東和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在計劃資產重組暫停前一個交易日的持股情況。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0日,瑞士嘉盛銀行有限公司在公司第八大股東中占有近1000萬股,比去年第三季度末的901萬股增加了近100萬股。
去年12月26日,哈森股份發布公告,宣布前十大股東和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在重大資產重組和停牌前一個交易日持有股份。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11日,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萊銀行三家外資機構分別持有該公司89.97萬股、65.65萬股和52.43萬股。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這些外資尚未出現在哈森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表明這三家外資在去年第四季度“集體”購買了哈森股份。
去年12月14日,阿特斯發布了關于回購前十名股東和前十名無限制股東持股信息的公告。公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12日,瑞銀持有阿特斯2217.67萬股,比去年11月底的1927萬股增加了290萬股。
外資增持頻繁,說明其正在積極從a股市場挖掘投資機會。
聯博基金高級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表示,預計2025年a股上市公司利潤將增長13.4%,僅次于全球主要股市中的美國股市。在企業利潤增長的推動下,a股預計將迎來更好的表現。
具體到投資方向,景順投資高級基金經理劉徽表示,他主要對人工智能應用的實施和創新藥物行業持樂觀態度。“2024年的市場主題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產業鏈上。2025年將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實施年。市場將更加關注與人工智能應用實施相關的股票。對于創新藥品行業,我們認為,由于商業保險基金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強有力政策,創新藥品行業將回到快速增長的軌道。”劉徽說。
富達基金投資總監聶毅翔表示:“隨著鼓勵上市公司增加股息、增強投資者回報的政策措施的不斷出臺,股息資產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回報。因此,我們還將關注銀行等金融資產、煤炭、石油等周期性資產,以及相對穩定的交通、電信運營、倉儲和物流。”。
摩根科技前沿基金經理李德輝表示,由于國內電動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中國新能源電池具有較強的全球競爭優勢,可能誕生全球制造業領導者。從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量的商用車和挖掘機都是“鋰電池”。隨著2025年盈利能力的回歸,鋰電池領導者很可能迎來估值修復市場。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