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港股早盤低開高走,恒生科技指數開盤下跌4%以上。盤中指數一度上漲,尾盤略有下跌。雖然今年港股漲幅較大,波動較大,但南下基金買入港股的趨勢越來越嚴重。當天,南下基金大幅凈買入港股220.33億港元。
除南下資金購買港股熱情高漲外,許多機構認為,外資對港股的態度發生變化也是其反彈的重要因素。
南下資金爆買港股
2月25日,港股大幅波動。受外部市場影響,早盤跌幅超過4%,不少股票跌幅超過5%。南方資金不怕震蕩。當天,他們凈買入港股220.33億港元,這是歷史上第三高,也是年內第二高。其中,阿里巴巴、盈富基金和騰訊控股分別獲得凈買入66.45億港元、52.33億港元和22.07億港元。
與此同時,這也是連續第三天南向資金凈買入港股100多億港元。南下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僅上周二單日就大幅流入224.22億港元,創下2021年1月以來的新高。據統計,自去年11月從20%上升到30%以來,南下資金成交額占港股主板總成交額的比例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上周南下資金成交額略有上升至31%。
截至2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數今年累計上漲27.54%,恒生指數累計上漲14.83%,是全球資本市場今年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隨著港股的上漲,南下資金買入港股的金額屢創新高。今年連續兩個月,港股凈買入金額超過1000億元,年內凈買入金額達到2248億元。
自今年以來,港股大幅上漲,摩根士丹利基金預計將由南下基金和外資共同流入造成。一方面,今年南下基金繼續流入港股;另一方面,海外基金將再次平衡全球資產配置,從其他新興市場回歸港股。
長城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曲少杰指出,年前的DeepSeek震驚了全球AI圈,讓海外科技巨頭看到了中國AI的快速發展。在港股市場,中國互聯網制造商的長期估值受到抑制,估值中心徘徊在十倍以上甚至不到十倍的范圍內。當中國經濟呈現良好趨勢時,國內外基金敏銳地抓住機會加倉中國核心資產。
根據華安基金的分析,外資基本上延續了之前的趨勢,被動外資加速流入港股,主動外資繼續流出,但規模縮小。在恒生指數近期大幅上漲的背后,華安基金認為是恒生科技和港股紅利雙重主線帶來的結構性市場。一方面,DeepSeek的終極性價比再次點燃了AI應用的發展,也引發了中國AI產業鏈的重新評估。恒生科技涵蓋了AI全產業鏈,從硬件、計算能力到模型和應用,尤其受益于本輪科技投資熱潮。
博時基金海外投資部基金經理趙憲成認為,這波反彈有四個影響因素。第一,啟動時估值低。1月13日港股啟動時,PB是0.93倍。PE TTM是8.6倍,PE估值水平接近2024年9月啟動時的水平。第二,特朗普上任后,市場預計將增加關稅或逐步征收,低于預期。第三,以恒生科技為代表的企業業績進行了相對順利的修復,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第四,DeepSeek的出現讓基金重新認識了中國的AI產業。因為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在內的一些軟件公司,比如金山,都屬于這個方向,所以帶來了風險偏好的快速上升。
此外,一些港股公司的財務報告超出預期,這也為加快南方資金凈買入港股提供了信心。比如阿里巴巴最新的財務報告發布,各大業務板塊的收入和利潤都比預期好,尤其是核心電商業務和云業務。嗶哩嗶哩首次實現季度利潤,嗶哩嗶哩高毛利廣告和手機游戲業務大幅增長,導致毛利率上升10個百分點至36.1%。
外國投資機構的觀點更多
除南下資金購買港股熱情高漲外,許多機構認為,外資回流港股也是其反彈的重要因素。
浦銀國際研究發現,隨著全球資金再次平衡,中國市場重新獲得了資金的青睞。去年,美股和印度股市等凈流入較大的市場被錄取。2月中上旬,凈流入大幅縮小或轉為凈流出。與此同時,資金開始進入歐洲和中國市場,前期布局較低。目前外資在中國股市的倉位仍然較低,外資仍有很大的回報空間。
最近,許多華爾街機構放棄了對中國股市看跌的看法,預計隨著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國股市將迎來更可持續的上漲。
繼去年11月中國評級調整后,國際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最近將中國股市評級調整為“標準”,提高了離岸市場目標價格。恒生指數為24000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為8600點,MSCI中國指數為77點。
上個星期,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Laura Wang表示,雖然自1月底以來a股和港股大幅上漲,但外資尚未真正參與本輪反彈,配置空間仍很大。
與此同時,一些港股公司也受到外資機構的積極關注。例如,摩根大通發布報告,比亞迪股份的目標價格從475港元/股上調至600港元/股,上調幅度高達26%,比亞迪股份的最新股價為387.2港元/股。根據高盛的最新報告,阿里巴巴港股的目標價格從114港元/股上調了37%到156港元/股。
機構認為港股可能處于持續走牛的早期階段
今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如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阿里健康、小鵬汽車、金蝶國際、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年漲幅超過50%,漲幅較高。其中,小米集團、中芯國際等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不少人對港股過熱表示擔憂。但也有機構認為恒生科技指數最新滾動市盈率僅為23.6倍,在全球資本市場仍處于較低水平。
“目前港股還處于持續走牛的前期,信心逐漸恢復。”曲少杰認為,港股的現狀與2024年5月的高點相同,是港股震蕩上漲過程中的一個小高潮。但不同的是,2024年5月的上漲是在政策和經濟基本面沒有強大的右側信號的情況下完成的,2024年9月底后國內經濟政策出現明顯轉變,2025年初宏觀經濟數據回升的右側區間內,國內外投資者信心更強,多家國際主流口號投資銀行高喊中國。
談到目前港股的階段和位置,趙憲成認為,短期來看,恒生指數是超買。2025年2月13日的高估值高于2024年5月的高估值,因為隨著美國通貨膨脹的上升,美國債券收益率的預期上升趨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與a股相比,趙憲成表示,港股仍然比a股更具成本效益。從跟蹤業績來看,恒生技術明顯優于上交所50、滬深300、中證800.
展望市場前景,華安基金分析,國內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環境和經濟疲軟復蘇的背景是有利的分紅策略。在市值管理指揮棒下,央企分紅意愿和能力較強,港股通央企分紅優勢明顯,配置價值較高。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