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了《關于對鉅洲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鉅洲資管(該私募簡稱)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過程中,存在多個違規事實,包括投前決策不謹慎、投后管理不到位、未按規定辦理個別基金備案手續、向投資者推介與其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基金產品等多個方面。
記者采訪了解到,鉅洲資管的管理規模為“100億元以上”,目前全職員工僅有2人,其母公司上海鉅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鉅派投資”)在去年年底的部門架構調整中已經裁撤了“整個市場部門”,公司財富端(募資端)的增量業務已基本陷入“停滯”。
天眼查相關風險監測數據顯示,鉅洲資管及鉅派投資“周邊風險”數量均達“999+”。
警示函揭示四項違規
上海證監局披露的警示函顯示,經查,鉅洲資管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過程中,存在四方面事實。一是未盡謹慎勤勉義務,投前決策不謹慎,投后管理不到位;二是未按規定辦理個別基金備案手續;三是向投資者推介與其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基金產品;四是未按照基金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等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大信息,信息披露不及時。
圖片來源:上海證監局官網
上海證監局同時表示,上述事實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第四條第一款、第八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按照《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決定對鉅洲資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上海證監局同時要求,公司應當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提高規范運作意識,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鉅洲資管在2022年7月也曾遭監管行政處罰。經查明,彼時鉅洲資管存在多項違規,具體包括未妥善保存部分基金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資料,鉅洲智能制造2018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鉅安長江優選國企債專項私募基金1號的部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資料存在缺失情況。共計涉及相關基金近10%的投資者,涉及風險調查問卷、投資者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的書面承諾、投資者簽字確認的風險揭示書、金融資產證明等多項適當性管理資料。
基金業協會相關信息顯示,鉅洲資管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250萬元,管理規模為“100億元以上”,公司現有全職員工2人。該私募在基金業協會的最后一次信息更新時間為2020年6月30日,目前處于“異常經營”狀態。
此外,天眼查相關監測顯示,鉅洲資管投資了171家企業。鉅派投資對其持股85%,為鉅洲資管的大股東、母公司。而鉅派投資(納斯達克代碼:JP)作為國內一家大型第三方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201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圖片來源:天眼查
“整個市場部都沒了”
記者在相關調查中了解到,作為鉅洲資管的母公司和控股方,鉅派投資在2022年年底大幅調整了公司部門架構。
一位接近鉅派投資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整個市場團隊在2022年年底已經“全員離開”,公司“整個市場部架構都沒了”。
鉅派投資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承認了這一情況。該人士表示,在2022年年底的部門架構調整中,公司的市場部門已經全部裁撤。“裁撤市場部確實有成本方面的考慮,另外目前公司的財富端實際上已經沒有了,所以市場部業務確實也沒有太多需要。”該負責人稱。
該人士還承認,目前鉅派投資在“募投管退”主要四大業務環節中側重于“管退”;在財富端、投資端的募資,以及投資上的增量業務基本已陷入停滯。鉅派投資過往投向聚焦于房地產行業,因此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對公司房地產相關基金有明顯影響,“目前公司主要工作還是做存量資產的管理和退出,以及存續客戶的服務”。
而對于本次上海證監局的監管警示函,該負責人解釋稱,本次監管警示提到的違規基金,以及媒體報道警方調查、訴訟案件所涉及的基金,就是2022年7月處罰決定書上提到的基金產品,相關基金名錄包括鉅洲智能制造2018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鉅安長江優選國企債專項私募基金1號等。
母公司美股股價2美分
天眼查相關風險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鉅洲資管及鉅派投資“周邊風險”數量均達“999+”。其中,鉅洲資管、鉅派投資的公司自身風險也分別高達566條和806條。5天前,鉅洲資管剛剛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118.06萬元。截至目前,鉅洲資管是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
此外,來自Wind的最新行情數據顯示,2月14日鉅派投資在美股市場的股價收報2美分/股,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6.50%。相對于2017年28.14美元的歷史最高價,其市值已蒸發了超99%。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