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超預期主因企業中長貸大幅增長、創歷史同期新高,與穩增長政策發力、信用債融資轉表內等有關。
報告要點
事件:
1月10日,央行公布2022年12月貨幣金融數據:新增人民幣貸款1.4萬億元、預期1.2萬億元;新增社融1.31萬億元、預期1.85萬億元;社融增速9.6%、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M2同比11.8%、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
點評:
債券拖累新增社融低預期,企業中長貸亮點突出、與表外融資轉表內等有關
新增社融延續低預期、信貸超預期。12月新增社融1.31萬億元、同比少增1萬億元以上,低于預期的1.85萬億元,但信貸亮點突出,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萬億元、高于預期的1.2萬億元,企業端融資結構延續改善。兩者差異主因債券拖累,其中,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合計同比少增近1.4萬億元,前者與債券發行節奏導致的基數因素,后者與理財“贖回潮”下部分債券取消發行等因素有關。
信貸超預期主因企業中長貸大幅增長、創歷史同期新高,與穩增長政策發力、信用債融資轉表內等有關。12月新增信貸1.4萬億元、同比多增2700億元,其中,新增企業中長貸1.2萬億元、近10年同期均值3300億元。企業中長貸高增,一方面緣于穩增長加力,政策性金融性工具投放加快等;另一方面,也可能與信用債取消發行等導致表內融資增多、地產“三支箭”措施加快落地等有關。
往后來看,穩增長政策加力或仍有空間,或主要向基建、制造業等領域傾斜,對地產相關融資支持或加大。1月10日,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召開,強調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適度靠前發力,精準支持重點領域,用好再貸款工具、跟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等;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做好對基建投資、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等。
重申觀點:政策支持下,企業端融資結構延續改善,向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領域傾斜,為新時代“朱格拉周期”提供融資支持(詳情參見《2023年,新時代“朱格拉周期”元年》、《融資中的三條線索》)。
常規跟蹤:債券融資拖累社融低預期、信貸融資改善,M1、M2雙雙回落
社融低預期主因直接融資拖累、尤其是債券。12月,新增社融1.31萬億元、同比少增超萬億,其中,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少增近8900億元至2781億元,企業債券融資轉負至-2709億元、去年同期為2200億元左右;股票融資同比少增近590億元至1500億元左右;信托貸款、委托貸款、表外票據合計同比少減近5000億元;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近4000億元至1.4萬億元。
信貸分項中,企業端延續改善、居民端延續拖累。12月,新增信貸同比多增2700億元至1.4萬億元,企業中長貸同比多增超8700億元至1.2萬億元,新增企業短貸轉負、同比少減638億元,票據融資同比少增超2900億元至1150億元左右;居民中長貸同比少增近1700億元至1865億元,新增居民短貸轉負。
M2超預期回落,與基數效應、理財贖回潮影響等有關。12月,M1同比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至3.7%,與企業活化動力不足有關;M2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至11.8%,存款分項中,基數拖累下企業存款明顯少增;非銀存款同比多減、居民存款同比多增,或映射理財贖回潮仍有影響;財政存款同比多減555億元。
風險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預期。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