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2年以來一直壓制A股的多重因素將在2023年迎來轉折,2022年11月防疫政策優化和地產支持發力已明確政策預期拐點,經濟逐步企穩回升潛在增速水平,改善市場風險偏好;預計2023年3月歐美加息結束,人民幣匯率拐點出現并逐步升值,打開估值修復空間;2023年下半年A股盈利拐點出現,增速彈性更大,夯實中期修復基礎。隨著上述三大拐點漸次出現,2023年A股將逐步聚力上行,延續已開啟的中期全面修復趨勢,進入二季度后上行動能更強,其中外資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A股行情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政策驅動,并已在途中,配置上建議聚焦精準防控、地產產業鏈和全球流動性拐點三條主線;第二階段行情由業績驅動,風格更偏成長,配置上建議重點關注“四大安全”。
以下為其最新觀點:
▍前言:2022年以來一直壓制A股的多重因素將在2023年迎來轉折。
2022年以來,外部地緣風險“黑天鵝”疊加全球流動性緊縮“灰犀牛”導致經濟增長預期下行,全球主要權益市場明顯走弱。同時,國內經濟受疫情反復及地產困境的影響,一直在低位弱勢運行,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大幅回落,目前處于近10年以來相對低位水平。2023年,我們預計上述多重影響因素都將迎來轉折。
▍三大拐點:政策預期、人民幣匯率、經濟基本面拐點漸次出現。
1)2022年11月,防疫政策優化和地產支持發力已明確政策預期拐點,改善風險偏好。今年11月落地的防疫優化“二十條”明確了科學精準的原則和逐步放松的趨勢,同月落地的地產支持“十六條”主要通過融資支持緩和地產鏈資金流風險。一方面,各地防疫政策優化正在形成新穩態,經濟弱勢復蘇的新穩態也漸行漸近;另一方面,穩增長政策跨年仍將持續發力,結構性寬信用和財政政策發力是主要抓手。防疫政策優化提高了政策的傳導性,預計2023年赤字率3.2%,全年實現5.0%左右的GDP增速目標,政策預期拐點后的持續發力將改善A股風險偏好。
2)2023年3月,預計歐美加息結束,人民幣匯率拐點出現,打開估值修復空間。預計美國于明年年中陷入實質性衰退,歐洲今年四季度先于美國陷入衰退。衰退約束和通脹緩解下美聯儲加息節奏逐步放緩,預計在明年3月最后一次加息25bps,政策利率達到本輪周期的終點5%以上,并持續保持高位;歐央行明年一季度加息周期也將見頂。判斷美元指數拐點在2022年已明確,2023年整體趨弱。預計2023年歐元區、美國、中國的GDP增長分別為-0.1%、0.3%、5.0%,中國向上美國向下的經濟周期錯位在2023年二季度后日益明顯,基本面相對優勢支撐下,預計人民幣匯率將轉強,逐季緩慢升值,全年波動區間在6.5~7.1.外部流動性預期改善和人民幣匯率拐點影響下,A股在全球權益市場中配置價值提升,打開估值修復空間。
3)2023年下半年,A股盈利拐點出現,夯實中期修復基礎。隨著各地防疫政策優化,預計明年二季度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明顯緩解,消費開始進入回暖通道,對沖外需不足影響。而隨著穩增長政策起效和疫情擾動緩解,“三箭齊發”助力房地產行業回歸良性循環:一方面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將繼續對沖房地產投資下行壓力;另一方面預計商品房銷售同比明年年中開始回暖并逐步轉正。中國經濟2023年將突出重圍,預計GDP增速將從2022年的3.0%回升至5.0%;A股盈利增速(中證800口徑)將從3%回升至10%,其中非金融板塊從8%回升至14%。節奏上,2023年下半年受宏觀經濟修復和低基數影響,A股盈利增速的拐點凸顯,預計非金融板塊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的單季同比增速分別為-9%、-6%、3%、18%、64%。
▍一個趨勢:A股將聚力上行,延續中期全面修復的趨勢。
1)2023年二季度開始A股上行動能更強。本報告沿用我們以往年度策略的框架進行大勢研判,以前述拐點研判為基礎,圍繞宏觀經濟、盈利增長、政策環境、海外因素、國內利率對A股各季度多空影響進行打分(-10~+10)匯總后,我們得到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這5個季度的具體得分為-1.0、-0.9、4.2、4.5、5.6.隨著上述三大拐點漸次出現,A股將逐步聚力上行,并延續中期全面修復的趨勢,以打分判斷,進入2023年二季度后上行動能更強。
2)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為外資和私募。外資方面,隨著今年擾動外資增持A股的負面因素逐步改善,以及明年人民幣緩慢升值,預計外資凈流入規模有望恢復千億級別以上。私募方面,主觀多頭產品截至四季度仍保持較低倉位,預計明年將隨著基本面回暖而重新入場。公募方面,今年整體表現不佳或導致明年新發繼續低迷,存續基金贖回可能隨市場修復而放大,新發和凈贖回相抵后的凈增資金有限。險資和理財子方面,今年權益市場波動較大使得此類低風險偏好機構倉位普遍不高,當前藍籌股性價比凸顯,預計這類資金或逐漸轉為積極配置模式。另外,預計明年IPO和產業資本減持對場內流動性的分流規模較今年小幅上升。
▍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政策驅動,聚焦三條主線;第二階段業績驅動,關注“四大安全”。
1)第一階段行情由政策驅動,配置上建議聚焦精準防控、地產產業鏈和全球流動性拐點三條主線。A股當前估值水平和活躍資金倉位仍處于低位,且依然處于政策驅動的跨年修復行情中。預計疫情反復的擾動和地產壓制都明確緩解之前,處于弱復蘇中的基本面預期仍有擾動,政策依然是決定配置最重要的變量。政策驅動風險偏好從低位修復,市場風格以困境反轉為主要特征,建議重點關注三條主線:①精準防疫帶來實質性放松的受益行業,影響最直接的有出行鏈、新冠的預防治療(疫苗、特效藥、消費醫療器械、藥店)、醫療新基建、還有前期C端需求/B端業務場景受疫情壓制的細分行業;②地產產業鏈的困境反轉,利好產業鏈需求和資產質量改善,關注優質開發商、建材、家電、優質銀行;③關注全球流動性拐點利好的港股、貴金屬等。
2)第二階段行情由業績驅動,配置上建議重點關注“四大安全”。疫情和地產對基本面影響明顯改善后,隨著A股盈利增速回升,預計業績將成為市場的主驅動,行情也將進入第二階段,配置上基本面彈性和長期空間更重要。一方面,隨著加息結束和美國陷入衰退,當美債收益率進入穩步下行通道后,有利于全球權益的成長風格。另一方面,“二十大”后第一年預計改革類政策密度高,全國“兩會”后關于稅制改革、資本紅綠燈、綠色低碳、共同富裕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政策落地成為重要看點。這個階段市場風格更偏成長,建議重點關注“四大安全”領域,具體包括:①能源資源安全關注傳統能源(煤炭/油氣)保供、新能源內需擴張、供需偏緊的關鍵礦產資源(鋰、稀土);②科技安全關注半導體產業鏈、信創(計算機軟硬件)、數字基建(運營商、ITC設備等);③國防安全圍繞航空航天裝備及發動機、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布局;④糧食安全聚焦種源自主可控,搶占生物育種產業化機會。除“四大安全”之外,還建議關注全球份額持續提升的中國優勢制造業(智能汽車、化工)。
▍風險因素:
國內疫情反復影響時間超預期,房地產行業恢復慢于預期,經濟復蘇進度不及預期;歐美經濟衰退幅度高于預期,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中美科技、貿易和金融領域摩擦加劇。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