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注冊制推動IPO大擴容,助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全面注冊制條件基本具備,A股全面注冊制“箭在弦上”。縱覽中國證券發行監管制度的變化,整體呈現從“嚴進嚴出”的核準制向“寬進寬出”的注冊制發展的趨勢。我國采取類似香港的注冊制與核準制并存的上市制度,同時積極推行全面注冊制。對比分析國際其他主要經濟市場注冊制推行經驗可為我國實施全面注冊制改革和后續配套措施的完善提供借鑒。
全面注冊制的引領下,常態化的退市機制或將重塑A股市場新生態。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同年12月,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考慮到目前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與創業板退市規則較為明確,或將在實施全面注冊制后推廣至主板市場。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未來A股退市規則有望進一步優化,退市標準將進一步明細化、多元化,A股退市公司數量或大幅提升,從而有利于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促進市場良性發展。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布局日趨穩定。經過多輪資本市場改革,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形成了涵蓋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內的互聯互通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多層次資本市場一方面有助于實現金融資本與實體經濟同步協調發展,助推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助力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方便了中小企業吸納資金以及創投機構進出資本市場,激發了經濟增長新活力。未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廣度與深度有望繼續拓展。
二、全面注冊制有望進一步拉動四季度“暖冬行情”
以史為鑒,全面注冊制或帶來結構性行情。我國資本市場以融資為核心初衷,在推行全面注冊制的進程中,必須確保相關重大融資項目發行成功,參考19年科創板注冊制,20年創業板注冊制,以及21年新三板改革,在注冊制首批IPO發行前,大概率會鼓勵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疊加相對寬松的政策,將不斷催化市場情緒,從而帶來新一輪結構性行情,而券商又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板塊。
穩增長揭開“暖冬行情”序幕,全面注冊制有望提升市場風險偏好。當前我國經濟復蘇態勢受疫情擾動影響較深,冬季病毒傳播力增強或進一步倒逼“穩增長”政策發力,由于四季度經濟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將在四季度發揮更大效能,市場信心有望恢復。而在今年地緣局勢重大變化及全球各國不同防疫節奏等因素的影響下,中、美、歐等全球主要經濟體出現明顯的經濟周期錯位,股市呈現“此消彼長”特點,四季度伴隨歐美相繼陷入經濟衰退泥潭,A股又可能像5-6月一樣成為全球資金階段性的“避險地”。當前A股市場底部區間已逐漸明晰,A股四季度“暖冬行情”有望進一步兌現。
考慮到我國資本市場以融資為核心目的,在穩字當頭的經濟發展基調下,全面注冊制的推行有很大概率能催化市場情緒,推動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從而進一步帶動四季度“暖冬行情”。因此,我們認為:對待后續市場行情我們應該保持樂觀,10月中下旬以來A股融資成交占比處于低位水平,疊加全面注冊制推行對市場情緒的催化,市場風險偏好大概率觸底反彈,進而帶來新一輪結構性行情。
三、“暖冬行情”下,全面注冊制或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四季度隨著全面注冊制的加速推進,低估值的券商板塊是最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A股全面注冊制“箭在弦上”,作為資本市場重要角色的券商或迎來重大利好。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中介將享有長期的政策利好,穩增長政策疊加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IPO規模有望保持增長,繼而拉動券商投行業務;科創板做市場機制試點實行,券商自營業務有望向做市交易業務轉型,有利于改善券商業績穩定性;此外,在經歷了10月的“殺估值”后,目前券商板塊PB估值處于低位,截至2022年11月14日,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PB為1.28,處于歷史7.10%分位水平,配置價值凸顯,在政策與市場兩方面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投資者風險偏好或有所提升,券商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
“地產信仰”打破和券商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政策正式落地背景下,財富管理型券商迎來重大機會。當前我國處于總人口下降的歷史轉折點,城鎮化驅動下房地產長周期亦進入尾聲,房地產預期的改變成為居民財富配置轉向的根本原因,居民對專業財富管理的訴求將在未來進一步快速增強。2020年來股票型公募基金取得重大發展,股票型基金資產規模不斷提高的趨勢大概率還會延續,二者疊加下,財富管理券商或迎來大級別機會。此外,近期證監會公布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標志著券商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政策正式落地,入局個人養老金業務有望帶來長期穩定的資金流入和業務增量,提升券商抗周期能力,推動券商深化財富管理轉型,抬升公司的估值,未來財富管理型券商有望成為重要發展趨勢。
風險提示:全面注冊制相關改革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宏觀經濟基本面修復不及預期,海內外市場波動超預期,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或更新不及時的情況。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