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并就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來看詳情——
2024年證監會辦理各類案件739件
對投資者深惡痛絕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快查嚴懲
吳清指出,新“國九條”推出以來,在中央金融辦統籌協調下,證監會制定修訂了50多項制度規則,形成了“1+N”政策體系,系統性重塑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的、深刻的變化。
在強監管、保護投資者方面,堅持嚴監嚴管,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購重組、交易、退市等全鏈條、各環節都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聚焦市場關切,特別是投資者深惡痛絕的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快查嚴懲。
國辦轉發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的意見,證監會會同相關方面集中開展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專項行動,加大重大典型案件查處力度。2024年辦理各類案件739件,罰沒款153億元,金額超過上一年兩倍。除行政處罰外,對涉嫌犯罪的還積極追究刑事責任,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和線索178件,同比增長51%。
權益類ETF規模突破3萬億元
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到2.4萬億元
吳清提到,證監會積極推動更多增量資金入市,公募基金注冊發行明顯提速,權益類ETF規模突破3萬億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規模從2024年年初的5.1萬億元增長到目前的6萬億元,增幅為17.4%。
去年以來,圍繞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證監會出臺“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以及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實施意見等舉措。
分紅方面,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到2.4萬億元,分紅金額創歷史新高。超30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春節前2個月實施分紅,金額超3400億元,創造了歷史記錄。去年上市公司還實施了股份回購近1500億元,創歷史新高。市場的分紅回購已遠超IPO、再融資和減持的總規模,滬深300指數股息率達到3.4%。
健全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和逆周期調節機制
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吳清提到,證監會將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二是要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三是要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四是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
其中,吳清提到,今年將進一步健全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和逆周期調節機制,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出臺更多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硬招實招,推動形成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關鍵少數”有效制衡的機制。將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不斷引入源頭活水。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穩市做法和工作機制。
吳清指出,將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一方面“依法嚴懲”,推動出臺背信罪司法解釋、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加快修訂證券公司監管條例,進一步深化部際和央地協作,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有效的聯合懲戒;另一方面“依責嚴防”,健全防治財務造假長效機制,完善“吹哨人”制度,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進一步加強科技賦能監管,提升監管能力,強化源頭治理。
此外,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堅持尊重規律、尊重規則,優化市場定價機制,評估完善交易結算制度,為市場各參與方創造更公平高效、更具吸引力和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為新質生產力發展
營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場環境
會議現場,吳清表示,人工智能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不僅使AI行業深受震撼,也讓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帶動了中國資產價值重估。
吳清表示,將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
同時,將不斷完善私募和創投基金監管制度規則,圍繞優化退出“反向掛鉤”政策、推進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健全基金份額轉讓制度、支持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和并購基金發展等,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并與有關方面共同推動完善考核容錯等機制,支持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吳清提到,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只有上市一條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種工具,債券、可轉債、優先股、資產證券化、期權、期貨等產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為。比如,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累計發行規模達到了1.2萬億元,已經是不小的體量。
吳清提到,希望市場各方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科技企業成長中的風險,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工具有效管理風險、獲取收益。對于未盈利企業上市等,給予更多包容和理解,一起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營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場環境。
入市“長錢”增加
權益類基金發展明顯加快
吳清表示,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入市“長錢”明顯多了。人民銀行已指導證券基金公司開展兩批互換便利操作,金額超過1000億元;超400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信息,貸款額度上限近800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啟動了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春節前批復了520億元,前兩天又批復了600億元,后續還將進一步擴大。去年9月至今,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凈買入約2900億元,有力支持了市場企穩向好。
據吳清介紹,去年9月以來,各類中長期資金所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從14.6萬億元增長到17.8萬億元,增幅達到22%。
權益類基金發展明顯加快,去年9月至今,共注冊權益類基金459只,占同期注冊基金產品總數的7成。權益類基金規模從6.3萬億元增長到7.7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從20%提高到24%。同時,積極推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階段降低綜合費率,預計每年為投資者節省超過450億元成本,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更為緊密。
此外,吳清提到,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積極推進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訂工作,目前已征求了相關方面的意見建議,將盡快推出。文件的出臺將全面建立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以及年金基金、保險資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也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比重。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