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多措并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
《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其中明確,實施城鄉居民增收促進、消費能力保障支持、服務消費提質惠民、大宗消費更新升級、消費品質提升、消費環境改善提升、限制措施清理優化七項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就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而言,《方案》明確,多措并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方案》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穩股市、穩樓市,并提出相應舉措,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李春臨表示,《方案》在起草過程中,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群眾有實感的增量政策,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其中一項重點即是從供需兩端綜合發力。他表示,此前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這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
李春臨提到,2025年,將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資金額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億元已經于1月初下達到地方。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約134萬輛,家電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2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和36%;6000元以下手機市場銷量約3300萬臺,銷售額約860億元,周均銷量、銷售額分別較補貼前一周增長19%、29%。在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中,提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負擔的舉措,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加強完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等。結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費供給。此外,推動加快配齊購物、餐飲、家政、維修等社區服務網點,讓更多居民享有“家門口”“樓底下”的便民服務。
華泰證券認為,《方案》聚焦核心矛盾,既通過“工資增長+財產增收+農民權益”組合拳夯實消費能力基礎,也通過產品創新、場景拓展、品質升級等方式更好契合供給與多元化需求,推動消費結構向高質量躍遷,并以制度優化與長效保障護航市場健康發展,有望從供需雙側激活市場活力,更快落地見效。該機構看好2025年大消費板塊配置機遇,情緒消費、國貨崛起、AI+消費、銀發經濟等有望成為結構性投資主線,繼續看好消費基本面逐步向好,以及消費龍頭的估值重塑行情。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