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啟動了第二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1月2日完成招標,操作金額550億元。中國證券報記者同日獲悉,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管理部門近日調整優化了股票回購、增持、再融資相關政策。
據專家介紹,互換便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工具將加快落地生效,更好地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增強資本市場內部穩定性
根據參與機構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于2025年1月2日啟動了第二次交換便利操作,并完成了招標。此次運營金額為550億元,采用費率招標方式,20家機構參與投標,最高投標費率為30bp,最低投標費率為10bp,中標費率為10bp。
對于參與機構,中國證監會近日表示,在第一批20家參與機構的基礎上,中國證監會商人民銀行根據分類評價、合規風險控制等條件,選擇了20家參與機構,形成了40家備選機構池。每批操作時,大約有20家機構根據意向參與規模進行篩選,參與中國人民銀行招標操作。
“交換便利可以大大提高非銀行機構的融資能力,持續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業內人士表示,參與機構可以通過交換便利,將流動性差的債券和股票換成國債和央票。后者作為高級流動性資產,可以顯著提高回購融資的可用性,獲得的資金將用于股票和股票ETF的投資和市場交易。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認為,互換的便利性提高了市場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持有能力,有助于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有效提高市場信心。
為了更好地支持交換便利順利進行,中國結算1月2日表示,公司決定減半收取中國結算辦理的所有涉及交換便利的證券質押登記費的優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證券質押登記費以質押股份數量(份額)為基礎。
優化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
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通知》,引導21家全國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回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貸款。
據初步統計,2024年全市場披露的回購增持計劃上限超過2500億元,中國證券報記者于2025年1月2日獲悉。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便參與主體操作,金融管理部門近日調整優化了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相關政策。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的調整和優化主要包括提高融資比例、進一步規范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運營流程。金融管理部門將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最低自有資金比例降低到10%,即金融機構可以支持實際回購增持金額的90%,降低參與門檻,減輕借款人的財務壓力。
金融管理部門允許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質押他們持有的其他股票,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獲得貸款的難度和成本,金融機構可以獨立決定貸款條件和擔保要求。同時,政策也明確鼓勵以信用方式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
對于一些不具備第三方存管資格的銀行,政策支持通過與代理銀行合作開展業務。貸款銀行可以通過代理銀行將貸款資金轉入相應賬戶,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股票。
此外,在延長貸款期限方面,金融機構目前可以根據三年期限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基本符合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股票的期限。
中信銀行表示,在政策實施初期,大量上市公司希望銀行能夠為其已公布且未實施的回購增持計劃提供信貸資金支持。中國人民銀行響應市場需求,宣布進一步擴大股票回購增持再融資適用范圍,支持商業銀行向所有公布回購計劃或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東提供專項融資,大幅增加專項融資適用主體,有效提升二級市場活動。
工商銀行表示,自政策調整以來,已有80多家企業宣布使用專項貸款回購增持,計劃進入市場,增資超過200億元,數量和金額再創新高。工商銀行將積極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要求,充分發揮上市公司服務優勢,持續推進回購增持貸款落地,幫助提振市場信心,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