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以來,證券行業并購重組按下“加速鍵”。
包括“國聯+民生”、“國泰君安+海通”、“國鑫+萬和”、“浙商+國都”等項目,都迎來了新的進展,推動了超市預期的速度。
截至年底,多家券商發布了2025年非銀行業年度戰略,不少券商對明年券業并購整合的主題機會持清醒態度。
券業并購整合按下“加速鍵”
十二月份以來,多個證券行業并購整合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推進速度超出了市場預期。
12月1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國聯證券發行a股,購買民生證券99.26%的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獲批。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注冊后,交易可以正式實施。從9月27日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接受到審批,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迅速通過會議,成為新“國家九條”后證券行業并購重組會議的第一單。
12月13日晚,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同時發布股東大會決議公告,股東大會審議合并重組交易計劃等相關議案均獲得高票。根據監管要求,兩家公司將履行本次合并的相關行政審批程序,為雙方加快全面整合、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奠定堅實基礎。
據悉,“國泰君安+海通”合并項目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并項目,自2008年以來一直是國際投行業最大的并購項目,速度遠超市場預期。9月5日,兩家公司發布停牌重大資產重組公告,10月9日發布合并重組相關計劃和聯合公告,11月21日發布合并重組報告和聯合通信,12月1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各項議案,僅用了3個月就完成了所有公司的治理程序。
12月6日,國鑫證券發布《發行股票購買資產及相關交易報告(草案)》,計劃通過發行a股購買萬和證券96.08%的股票。與三個月前的計劃相比,該草案進一步披露了發行股票的數量、交易金額等交易細節。
12月3日,浙商證券宣布收購國都證券34.25%股權取得突破。浙商證券收到國都證券轉發的中國證監會批準國都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批準文件,批準公司成為國都證券的主要股東,批準其實際控制人浙江交通集團成為國都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核心競爭力通過并購提升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今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和特色化經營。
記者注意到,對于正在推進并購整合的券商來說,雙方優勢互補,未來有望實現“1+1”>2”。
比如浙商證券表示,國都證券股權的收購是公司戰略實施的關鍵“落子”,將打破地域限制,實現南北優勢資源的深度整合和互補,編織更廣闊、更細致的業務網絡。
據國聯證券介紹,通過合并民生證券,國聯證券有望快速提升投資銀行和股權投資實力,擴大客戶群體資源,充分挖掘已上市和擬上市客戶的資本運營需求。借助“科八條”和“M&A六條”的政策東風,大力發展M&A重組業務,加強投資銀行業務優勢,更好地幫助經濟高質量發展。據悉,民生證券擁有分布在全國近30個省份(含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經紀業務分支機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國鑫證券表示,交易完成后,萬和證券將成為控股子公司,國鑫證券將整合萬和證券的業務、人員、資產、財務、系統,依托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將萬和證券打造成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區域特色券商,如跨境資產管理。
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表示,客戶基礎、服務能力和運營管理將在雙方合并后全面躍升。根據2023年公開披露的數據,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零售客戶數量、零售客戶APP月活量、IPO承銷規模及家庭數量、公募分倉收入、托管外包規模等重要業務指標均位居行業第一,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網點數量居行業第一。
東海證券非銀行首席陶圣禹表示,在目前創新業務發展謹慎、杠桿率整體較低的背景下,內資券商ROE明顯低于國際投資銀行。例如,2024年中期報告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ROE分別為6.07%和6.50%,而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分別為3.11%和0.58%,整體盈利能力較弱。雖然合并后的營收和凈利潤指標只比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低12%。~但是合并后凈資產已經達到了39%~46%的水平。
“如果后續資本約束空間進一步放寬,杠桿率提高,將更有信心和實力與國際一流投行同臺競爭。在央企整合加快、頭部券商合并試點的背景下,示范效應有望逐步顯現,值得期待推動2-3家國際一流投行的成熟落地。”陶圣禹說。
券業并購的主題仍然是明年的投資熱點
隨著2025年的臨近,各證券公司近日陸續發布了2025年非銀行業年度戰略,不少證券公司明確看好證券行業并購加速下的證券行業機遇。
比如陶圣禹在2025年的年度策略中,預計要把握三大證券板塊的趨勢,即“券業并購加快,格局重塑龍頭競爭力”。陶圣禹認為,預計未來兩類券商可能會有被收購的預期:一是央企資本下屬券商或民營券商有業務回歸源頭或風險處置需求,在強監管、防風險框架下;二是在同一國有資產體系中資本實力相對較弱的券商,促進資源整合,促進高質量發展。
平安證券金融首席王維逸認為,近期資本市場景氣度提升,交易活動保持較高水平,證券行業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的戴維斯雙擊。長期來看,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周期開啟,證券行業明確以加快一流投資銀行建設為目標。作為服務資本市場和國家戰略的重要中介機構,證券公司仍有很大的發展和增長空間。隨著行業格局優化加快,“國泰君安+海通”等示范券商之間重組案例有序推進,未來更多重組交易事件值得期待。
國泰君安非銀首席劉欣琦認為,2025年,隨著投資方改革的進一步發展,零售和機構業務迎來了發展機遇。建議增持金融技術和頭部券商,有望通過并購提升機構服務能力,零售服務更具競爭力。
浙商證券非銀行團隊認為,未來仍將逐步實施增量政策,提振市場信心,券商板塊將迎來多重好處,繼續看好板塊的后續表現。業績方面,證券行業利潤逐季提升,基本面有望在明年繼續;政策方面,9月份以來經常出臺政策來提振資本市場,行業內也出臺了風險控制指標優化等政策;主題方面,行業收購繼續推進。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