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三日,一份退市、擬退市上市公司名單疑似引發微盤股暴跌,證監會當天深夜作出回應。
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答記者表示,有關媒體報道指出,36家退市風險警告將退市。(*ST)據了解,許多公司正在或已經通過改善業務、并購和破產重組來解決退市風險。相關信息請參考公司信息披露。
據相關媒體報道,2024年年報披露后可能實施*ST的66家公司并不意味著將退出市場。這些公司還有一年的時間來改善業務,提高質量,解決退出市場的風險。
此外,ST是指與*ST不同的其他風險警示,主要是為了提醒投資者關注公司規范運營、生產經營等風險。因此,公司不會直接退出市場。通過整改后,他們可以申請取消ST。
王利強調,新的退市規定充分考慮了清算風險和市場承受能力,市場充分了解。簡單對比一下個別財務指標,比如是否受到監管詢價,業績下滑,既不符合退市規則,又容易誤導投資者。
小作文導致微盤股大跌?中國證監會深夜回應
是什么迫切的事情讓監管人員在深夜發文回應?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網站,有記者問:網上流傳的36家公司將被退市,66家公司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其他風險警示將由多家公司實施。(ST),誤導市場。你對此有什么評論?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表示,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明確了財務、規范、重大違法、交易四類退市的具體公開、透明、可預測的標準,并在今年上半年修訂時分類設置了過渡期。
"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否可能被退市或實施退市風險警告?(*ST),需要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和分析,簡單對比一些財務指標,如是否受到監管和業績下滑,既不符合退市規則,又容易誤導投資者。”王利表示,新的退市規定充分考慮了清理風險和市場承受能力,市場已經充分了解。
另外,還有相關媒體報道。*ST、王利介紹了ST名單,相關媒體報道指出,將退出市場的36家退出市場風險警告(*ST)據了解,許多公司正在或已經通過改善業務、并購和破產重組來解決退市風險。相關信息請參考公司信息披露。
據相關媒體報道,2024年年報披露后可能實施*ST的66家公司并不意味著將退出市場。這些公司還有一年的時間來改善業務,提高質量,解決退出市場的風險。
此外,ST是指與*ST不同的其他風險警示,主要是為了提醒投資者關注公司規范運營、生產經營等風險。因此,公司不會直接退出市場。通過整改后,他們可以申請取消ST。
王利強調,退市有嚴格的標準。請從法定渠道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防止被不完整、不準確的信息誤導。中國證監會將依法穩步推進退市監管,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中國證監會還表示,對于不負責任、嚴重誤導投資者的媒體,將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追究責任。
復盤12.23微盤股暴跌
年底和年初是媒體常規盤點的時間節點。上周末,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份所謂的退市和擬退市名單,持續發酵至12月23日開盤。微盤股大幅下跌,全天低開低走。截至收盤,跌幅已達7%。受此影響,CSI2000、中證1000指數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事實上,從微盤股指數的調整趨勢來看,該指數在12月12日達到階段性高位后進入震蕩階段,近5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1%。在小作文的渲染下,原本需要回籠資金、獲利和獲利的資金加速了離場,導致了大幅下跌。
一位長期跟蹤量化私募研究的經紀人告訴財聯社記者,量化私募在微盤股中的整體配置比例達到歷史新高,高于今年2月。量化私募沒有增量資金支撐指數。如果此時市場萎縮,預計微盤股會先大幅下跌。
而且對36家*ST上市公司甚至上百家公司而言*ST、ST公司名單的謠言,證監會深夜的回應,無疑是對市場的一顆定心丸。監管回應一發出,一些投資者就覺得“早割肉”,說明情緒對市場的重要性。
最近市場上有沒有跨年市場的分歧?一些機構認為,資金回歸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意味著資金缺乏進取精神,但一些機構仍然樂觀地期待新年市場。如果微盤股停止下跌,回暖,新年市場是可以預期的。
新《國家九條》以來,通過嚴格的退市標準,監管不僅要關閉“入口”,還要做好上市后的持續監管。確實有大量不規范的企業被ST、ST股票敲響了退市警鐘,這為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與此同時,監管也多次強調,退市規則針對“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嚴厲打擊持續多年造假、不整改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的公司,突出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不針對“小盤股”公司。同時,規則實施設置了劃斷安排,確保新舊標準平穩過渡,明確投資者預期,加強風險披露。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