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9日,2024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儲蓄國債(憑證式)開售。其中,第五期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2.18%;第六期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2.3%。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兩期儲蓄國債票面年利率較前一期均下調了20個基點,這是今年儲蓄國債產品票面年利率的第二次下調。如今,儲蓄國債是否還有購買價值,成為眾多投資者關注的問題。
“購買儲蓄國債的投資者多為風險偏好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在存款利率下行、各類資產管理產品收益率有所波動的背景下,儲蓄國債在安全性、流動性以及收益穩定性方面仍具有明顯優勢,故依然值得購買。”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實際的銷售情況印證了專家的判斷。雖然利率有所下降,但此次儲蓄國債銷售現場依舊火爆。“目前,憑證式儲蓄國債已經全部售罄。8月10日開售當天,很多客戶一早就來排隊,很快就售罄了。兩個不同期限產品相比,5年期更搶手,售罄速度更快。”某股份制銀行北京網點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專家分析認為,由于儲蓄國債通常具備安全性高、收益穩定、變現靈活、投資門檻低等優勢,受到大量投資者青睞,發行時經常會出現“一債難求”的情況。
對于此番儲蓄國債利率下調,杜陽認為,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從市場供求關系來看,當前債券市場較為活躍,投資者購買國債熱情高漲,當需求大于供給時,就會出現債券利率下行的情況;另一方面,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相繼下調,國債利率“隨行就市”進行調整。
“在利率市場化傳導機制下,政策利率的下調將影響市場利率。國債利率作為重要的債券市場利率,適度下調體現了我國利率體系的高效聯動機制。此外,國債利率下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降低財政融資成本,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釋放資金空間。”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算了一筆賬,相比上期3年期和5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分別為2.38%和2.5%,按照票面利率計算,投資者如果購買10萬元本次發行的3年期、5年期儲蓄國債,累計收益分別為6540元和11500元,較上期分別減少600元和1000元。
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儲蓄國債還值得購買嗎?
“盡管新一期儲蓄國債利率有所下調,但調整后的利率水平還是要明顯高于同期限銀行定存利率。一般來說,國債作為‘金邊債券’,其安全性可以比肩銀行存款。”杜陽表示。
可以看到,7月底,6家國有大型銀行宣布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目前,3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75%;5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8%。這意味著,在利率方面,儲蓄國債仍有一定優勢。
專家普遍認為,國債受熱捧的局面將持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8月9日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4年上半年,我國各類債券累計發行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比上年同期增加3.8萬億元,主要是國債和同業存單增加較多。其中,報告期內國債發行規模為581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321億元。
“當前,存款利率整體在下行,只要儲蓄國債利率相對優勢不變,預計儲蓄國債受熱捧的局面將持續。”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
專家建議,對于穩健型投資者來說,除了存款和儲蓄國債外,還可以結合自身投資偏好及資金流動性情況,根據不同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特點選擇其他理財方案,如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保險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等。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