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呈現企穩回升態勢,資金流向出現明顯變化。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市場資金正加速流入ETF產品,同時融資余額也出現觸底反彈跡象,釋放出市場情緒逐步修復的積極信號。
資金流向現積極變化
市場監測數據顯示,近一周股票型ETF凈申購規模達1772億元,創下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其中,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最受資金青睞,單周凈流入規模接近千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證1000、中證500等中小盤指數ETF也獲得285億元和151億元的凈流入,扭轉了年初以來的凈流出態勢。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4月10日兩融余額結束連續下跌態勢,單日增加31.55億元。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杠桿資金的負反饋效應正在減弱,為市場企穩提供了有力支撐。
機構布局策略調整
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當前市場已進入階段性底部區域。浙商證券分析指出,3000點附近已形成較強支撐,但受技術面因素影響,市場短期或將維持區間震蕩格局。建議投資者在指數接近區間下沿時適當增加配置,而在反彈至壓力位時保持謹慎。
從行業配置角度看,機構投資者正加大三個方向的布局:
受益于內需擴大的消費板塊,包括家電、食品飲料等行業
具備自主可控特征的科技和軍工領域
高股息率的價值藍籌股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市場穩定力量持續增強。中央匯金公司近期明確表示將繼續增持ETF產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壓艙石"作用。據統計,截至2024年末,匯金持有的ETF市值已大幅增長至6893億元,其中滬深300ETF占比最大。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以及上市公司回購增持力度加大,市場有望逐步企穩回升。特別是在消費促進政策和產業支持政策雙重推動下,相關行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投資策略建議
針對當前市場環境,專業機構提出以下投資建議:
關注政策支持方向,重點布局內需消費和科技創新領域
配置部分高股息資產作為防御性持倉
采用定投方式逐步建倉,降低短期波動風險
密切關注上市公司回購和重要股東增持動向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雖然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但A股市場經過調整后估值優勢顯現,中長期配置價值突出。隨著穩市場政策持續發力,市場有望逐步走出震蕩格局。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