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資本市場迎來首批2025年基金季報披露。平安基金、華富基金旗下三只權益類產品率先亮相,其中平安先進制造主題A以53.65%的季度回報領跑,華富科技動能混合A則以37.12%的凈值增長緊隨其后,兩只產品超額收益顯著超越基準指數達4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只基金持倉結構均出現重大調整,前十大持倉標的出現顯著更替,透露出機構資金對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的戰略性布局。
智能仿生機械賽道獲重倉加持
從最新持倉數據觀察,頭部公募對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的布局呈現體系化特征。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面聚焦伺服系統、精密傳動等核心環節,恒立液壓、三花智控等機電一體化龍頭企業占據核心倉位。相比去年四季度持倉,該基金對汽車零部件標的進行大規模置換,新增浙江榮泰、四會富仕等智能裝備制造商。
華富科技動能混合的調倉路徑更具代表性,其6.7億管理規模中逾八成配置于智能機器人全產業鏈。從執行器、傳感器到驅動控制系統,基金持倉覆蓋產業鏈21個關鍵環節。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季度規模激增520%,創下近三年主題基金規模增速紀錄,印證市場對前沿科技賽道的投資熱情。
機構警示估值泡沫風險
盡管智能機器人主題表現亮眼,掌舵這些基金的資深投資經理卻集體發出風險提示。平安基金投資總監張蔭先指出,當前板塊動態市盈率已突破歷史均值兩個標準差,部分標的估值透支未來三年業績預期。他建議投資者采取定投策略,通過分散時點來平滑市場波動。
華富科技動能混合基金經理沈成在季報中著重分析了宏觀政策影響。針對中美關稅政策升級,其持倉組合特別強化了稀土永磁、精密減速器等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細分領域。數據顯示,該基金對國產伺服系統企業的配置比例較上季度提升18個百分點,反映出規避供應鏈風險的主動管理策略。
產業革命下的投資邏輯重構
多位基金掌舵人在季報中系統闡述了投資框架。張蔭先將智能機器人產業類比為"智能手機與新能源車的復合體",預判其產業周期將跨越15-20年。他特別強調中國制造業的三大優勢:全球最大的應用場景、完整的配套產業鏈以及持續優化的工程師紅利。
沈成則從技術迭代角度分析行業前景:"隨著多模態AI技術的突破,智能機器人正從工業場景向消費端延伸。我們重點布局的觸覺反饋系統和環境感知模塊,正是下一代產品的核心技術壁壘。"據其透露,基金近期調研了12家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儲備了5家Pre-IPO階段的潛在投資標的。
市場數據顯示,智能機器人ETF近一個月資金凈流入超80億元,但板塊波動率同步攀升至42%。業內人士建議,普通投資者可通過配置主題基金間接參與,同時關注具備業績支撐的減速器、控制器等硬件供應商,以及布局AI訓練數據的軟件服務商,構建攻守兼備的投資組合。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