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權力核心正上演激烈博弈。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團隊近期密集探討聯儲高層人事調整方案,試圖推動貨幣政策轉向寬松以配合其貿易戰略。這場圍繞貨幣主權的較量,恐將重塑全球金融治理體系。
權力交鋒升級
多方信源證實,特朗普在佛州私人莊園多次召集幕僚,探討提前終止鮑威爾聯儲主席職務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曾在2017年聯儲主席角逐中失利的沃爾什頻繁現身閉門會議。盡管沃爾什公開主張維護央行獨立性,但內部文件顯示其已擬定"漸進式貨幣政策框架"方案,核心內容包括將通脹目標彈性區間擴大至2%-3%。
法律困局待解
美國《聯邦儲備法案》第10章規定,總統僅能以"特定事由"解除聯儲理事職務,但對主席職位罷免程序語焉不詳。憲法學者指出,若特朗普執意啟動罷免程序,可能引發三重法律爭議:
總統行政權與聯儲獨立性的憲法解釋沖突
1913年《聯邦儲備法》與1935年銀行法條款矛盾
聯邦法院系統與國會的管轄權之爭
市場暗流涌動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數據顯示,聯儲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飆升至82.3.創2020年3月以來新高。利率衍生品市場出現異常波動,2025年6月到期的SOFR期貨未平倉合約激增37%,顯示機構正大規模對沖政策風險。受此影響,道指期貨下跌0.8%,美元指數跌破104關口。
白宮內部分裂
財政部長貝森特領銜的穩健派堅決反對人事變動,認為這將導致:
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50個基點
主權信用評級面臨下調風險
離岸美元流動性緊縮加劇
而貿易顧問納瓦羅為首的激進派則推動"貨幣政策再定位",主張:
建立白宮-聯儲季度政策協調機制
將貿易競爭力納入雙重政策目標
實施定向流動性支持計劃
歷史經驗警示
回顧1970年代尼克松干預聯儲導致惡性通脹,1984年里根施壓沃爾克引發股債雙殺,當前局勢與歷史危機存在三大相似點:
實際利率持續為負(當前-1.2% vs 1978年-2.1%)
政府債務/GDP突破120%警戒線
能源與糧食價格聯動上漲
應對預案啟動
聯儲法律部門已啟動"憲政危機處置程序",核心措施包括:
FOMC緊急條款授權副主席代行職權
紐約聯儲建立離岸美元應急池
與歐央行、日央行建立臨時貨幣互換網絡
這場牽動全球資本市場神經的權力博弈,或將催生新的金融監管范式。隨著10月大選臨近,貨幣政策政治化的風險溢價正在重構資產定價邏輯。
(本文援引資料:美聯儲會議紀要、國會研究服務局報告、彭博終端數據,分析僅供參考。市場存在政策不確定性風險,投資需謹慎。)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