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發布最新政令,要求商務部依據《貿易擴展法》對戰略礦產進口發起國家安全審查,此舉被視作新一輪特別關稅的前哨戰。此次行動涵蓋稀土等18類戰略資源,標志著全球貿易格局面臨新的擾動因素。
政策升級路徑
根據總統行政令,商務部長需在9個月內完成"232條款"審查,重點評估包括鎵、鍺、釹鐵硼在內的戰略礦產供應鏈風險。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依據4月2日簽署的關稅框架,若審查認定存在安全威脅,新關稅將全面覆蓋現行10%基礎關稅。數據顯示,美國在15種戰略礦產領域進口依賴度超70%,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對華依存度高達92%。
產業鏈震蕩預警
受此消息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出現異動。倫敦金屬交易所稀土氧化物期貨單日跳漲4.2%,鈷現貨價格突破5.6萬美元/噸關口。新能源車企股價承壓,特斯拉盤后下跌1.8%,福特汽車供應鏈總監透露正在評估庫存策略。
戰略儲備加速
該政令與上月發布的《關鍵礦產振興計劃》形成政策組合拳。根據規劃,聯邦政府將通過稅收抵免、低息貸款等方式,在未來五年投入120億美元重建本土加工能力。科羅拉多州某稀土分離項目已獲得首批3.2億美元政府擔保貸款,預計2026年實現量產。
關稅矩陣擴張
本屆政府持續加碼貿易保護措施:
4月15日啟動半導體"232調查"
4月2日設立10%全球基礎關稅
3月28日延長光伏組件特別關稅
2月19日升級電動汽車零部件關稅至27.5%
據統計,現行特別關稅已覆蓋3400億美元進口商品,占美國年進口總額的18.6%。彼得森研究所模型顯示,若戰略礦產關稅落地,或將推高美國制造業成本3-5個百分點。
全球連鎖反應
歐盟委員會緊急召開貿易防御會議,擬將關鍵原材料自主供給目標從30%提升至45%。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建立5000億日元戰略儲備基金,澳大利亞計劃重啟15處封存礦場。分析人士指出,這場資源爭奪戰可能重塑全球價值鏈分工,新能源、軍工、電子等產業面臨深度調整。
(本文數據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WTO貿易監測報告,觀點僅供參考。市場有波動,決策需謹慎。)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