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對金融質押品應進行盯市估值】銀監會近日發布《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抵質押品是商業銀行緩釋信用風險的重要手段,當前,部分商業銀行押品存在管理體系不完善、管理流程不規范、風險管理不到位等現象,其風險緩釋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銀監會制定《指引》,明確將押品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通過相關制度安排,指導商業銀行規范和加強押品管理,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47家央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項目1676個】5月8日,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和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移動、國機集團、中國中車、中國交建負責人介紹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情況,并答記者問。肖亞慶表示,47家央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項目1676個,央企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的風險總體可控。
【操縱市場屢現天價罰單立法及配套規則需跟上】在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背景下,操縱市場行為的行政監管和處罰力度在不斷加碼。今年以來,證監會已公布了多起操縱市場的行政處罰案例,與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規相比,操縱市場案往往出現動輒上億的天價罰單,但需注意的是,目前有關操縱市場行為的法律法規界定不算明晰,需在法律修改及其配套規范方面進行完善。
【銀行業“縮表”仍難成趨勢】中信銀行公布的一季報顯示,該銀行總資產和總負債均出現下滑,成為今年第一家資產負債表收縮的銀行。對此,華南一券商銀行業分析師稱,中信銀行“縮表”可能是因為在去年年末沖存款,但今年開年時存款流失導致負債端收縮,資產端則是有大額資金到期未續作。銀行“縮表”不可能是趨勢,但資產結構調整卻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