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尾,多家機構陸續發布策略報告,對2024年的市場作出展望。
與此同時,機構也加大調研力度,馬不停蹄地展開調研,尋找來年或未來一段時期的投資機會。
2024年的市場怎么走?多家機構作出展望
2023年即將收官,不少機構陸續發布策略報告,對2024年的市場作出展望。
比如,中金公司發布的策略報告認為,展望2024年,雖需應對內外部一些中長期問題的顯化,但考慮我國政策空間大、根基牢、發展潛力夠、較多領域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基準情形下對后市表現不必悲觀,市場機會大于風險,重視階段性及結構性配置。中金公司表示,2024年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我國內生增長動能改善,需要重視長期結構性趨勢影響;改革及政策應對有加碼空間;2024年A股盈利增長邊際改善;大國關系,結合主要國家政經環境,對風險偏好影響或前高后低。
中金公司認為,配置方面,迎來基本面周期反轉的領域有望增多,機會好于2023年。建議做景氣回升與紅利資產的攻守結合,關注三條主線:(1)經濟轉型中順應AI和產業自主趨勢的成長板塊;(2)自下而上尋找需求率先好轉或供給出清細分機會;(3)現金流充足、持續高分紅的高股息資產。
申萬宏源發布的2024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認為,2024年主基調仍為震蕩市、結構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量:(1)A股市場不具備增量博弈基礎;(2)中國經濟新范式確立需要時間,新老范式共存的“過渡期”可能較長;(3)外循環面臨激烈競爭,2024年下半年美日韓新經濟產能加速落地。申萬宏源上述報告認為,行情節奏上或呈現前高后低態勢,建議先做好歲末年初反彈行情。
西南證券發布的2024年策略展望報告認為,A股市場將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狀態,不必悲觀。西南證券認為,經歷了近兩年持續遠期悲觀的沖擊疊加海外緊縮沖擊之后,進入2024年,A股市場將進入新適應階段,同時海外因子2024年下半年后對新興市場的鉗制將明顯緩釋,因此對明年A股不應悲觀。
西南證券認為,行業配置思路上需迎來轉變,明年上半年依然關注機構低倉位因子,明年下半年則關注消費復蘇。對此,西南證券解釋道,“基于周期框架的傳統行業輪動框架指引效果暫時不會迎來轉機,整體節奏來看,明年上半年依然在流動性充裕背景下關注機構低倉位因子,下半年關注消費與房地產脫鉤后的消費復蘇。”行業方面,西南證券建議關注電子、傳媒、計算機、農業以及消費服務、紡服等,同時關注貴金屬。
華安證券發布的2024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認為,伴隨經濟持續穩定修復,明年全A盈利較2023年會有明顯改善,2024年全年有望實現8%左右的利潤增速。疊加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A股慢牛可期。核心風險則在于美國經濟衰退致美股大跌,進而對A股形成抑制。
華安證券認為,在配置上,成長科技主線將引領2024年全年,消費類板塊有望在經濟企穩后占優。在經濟尚未有顯著起色之前,成長風格整體占優,電子、通信等行業是優選。伴隨地產企穩,服務類消費顯著向上,經濟修復步伐進一步夯實后,消費風格有望逐漸占優。
德邦證券近日發布的2024年年度策略報告認為,“產業升級”與“發展支撐”是2024年的兩大投資主線。“產業升級”方面,該機構建議關注數字中國和制造強國兩大板塊;“發展支撐”方面,建議關注能源安全和金融強國兩大板塊。具體如下:(1)數字中國,建議關注半導體、計算機、傳媒;(2)制造強國,建議關注汽車、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和消費電子;(3)能源安全,建議關注煤炭、核電、光伏、風電;(4)金融強國,建議關注券商、銀行。
機構年底調研忙:重點調研這些行業和賽道
臨近年底,機構也在馬不停蹄地展開調研,試圖尋找來年或未來一段時期的投資機會。
據數據,自今年11月以來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機構合計調研了超過1600家A股上市公司,較10月份明顯增多。
按照機構調研次數來看,今年11月以來,包括協創數據、長安汽車、歐科億、匯川技術、比亞迪、大族激光、神州細胞-U、上海沿浦、科德數控、常熟銀行、金石資源等在內的近30家公司被機構調研10次以上。
比如協創數據自今年11月以來,接受了超過20次機構調研。根據公司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在11月23日的路演活動現場交流環節,針對公司2023年四季度業績趨勢預計等問題,協創數據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裕,同時加大新品研發與布局,整體經營向好。
長安汽車近期接受機構調研的次數也居于前列。在12月5日的一次機構調研中,對于公司電池系統的規劃,長安汽車方面表示,技術路線上,長安汽車著力電芯技術的突破,圍繞液態電池材料改性、體系優化等開展技術攻關,不斷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充電倍率做到應用3C、普及5C、預研7C,最快實現充電7分鐘,續航400公里。同時,公司將深耕半固態、固態電池的全新電解質材料開發、關鍵工藝開發,基于整車需求,正向開發領先的固態電池,從2025年開始逐步量產應用,重量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500Wh/kg、體積能量密度達到750Wh/L—1000Wh/L,2030年全面普及應用。新型電池方面,公司目前正在開展鋰硫電池、金屬電池等新型電池的原型電芯設計,預計能量密度將突破1300Wh/kg—1500Wh/kg,力爭在2035年實現搭載應用。
此外,歐科億近期接受機構調研的次數也較多。在11月29日的電話會議調研中,在回復“公司產品結構升級體現在哪些方面”的問題時,歐科億方面表示,公司針對刀具行業消費結構升級、高端化發展以及高端競爭加劇的變化趨勢,產品結構升級主要體現在:(1)不斷推出更多高端數控刀片產品,對標進口替代產品;(2)繼續聚焦高端數控刀具重點產品和核心業務,逐步實現從單一刀片銷售向數控刀具綜合產品系列升級和布局;(3)快速推進包括數控刀片加數控刀體、棒材加整體刀具的全系產品及金屬陶瓷加超硬刀具材料產品等一站式配備和服務。
從接受調研的機構數量上看,11月以來,包括京東方A、日發精機、匯川技術、良品鋪子、宏發股份、國芯科技、歐林生物、聞泰科技、宏華數科等在內的約20家公司接受調研的機構數量均超過百家,這里面,不少屬于TMT賽道、醫藥生物等含“科”量比較足的行業企業。此外,一些大消費類行業企業也受到機構關注,接受了多家機構調研。
總體來看,從投資者關系記錄表披露的信息,機構調研關注的話題較為廣泛,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與華為的合作等,都是較為熱門的機構調研關注話題。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