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2月18日以來,市場一直在下跌。目前上證綜指距離兩年前高點20%,部分業績優異的公司股價回到三年前。一些投資者感嘆,在過去的三年里,他們辜負了時間,在投資中一無所獲。時間的玫瑰還能綻放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投資者需要從五年前開始。以申萬績優股為例,2019年業績優秀公司市值開始起飛。到2021年2月18日,這些業績優秀的公司市值增長了3倍多,但業績同期只增長了47%。股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上市公司業績的增長率,這也為未來三年的調整奠定了基礎。
自2021年股市高點以來的三年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和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影響,優秀股票的總市值下降了20%。然而,在過去的三年里,優秀公司的凈利潤、R&D費用、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和為國家繳納的所得稅都增長了100%以上。
投資就像一場比賽,不是盯著分牌,而是盯著球要去的地方。股價是投資中的記分牌,上市公司的收益是球要去的地方。如果以2021年2月的市場高點為分水嶺,這些公司的股價前兩年走在了收益之前,而這三年的收益遠遠跑在了股價之前。
時間依然是優秀企業的朋友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這個規律沒有改變。在過去的三年里,一些企業可能會落后,但a股優秀股票的整體基本面變得更強。申萬優秀股票是a股優秀企業的代表,這些企業在過去的三年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了使數據具有可比性,本文選擇了2018年前上市的78只申萬優秀股票。
從業績規模來看,過去三年業績優異的股票整體規模明顯增加。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這些業績優異的股票總營業收入為19449億元,而2020年這一指標僅為11995億元,兩年內增長62%。今年前三季度,這些業績優異的股票總營業收入為15439億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這一指標為8626億元,近三年共增長79%。
從R&D投資來看,過去三年優秀股票整體體質明顯增強。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這些優秀股票的R&D費用為236億元,而2020年這一指標為141億元,兩年內增長67%。今年前三季度,這些優秀股票的R&D費用為236億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這一指標為83億元,近三年增長了184%。
從股東創造的利潤來看,過去三年優秀股票的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這些優秀股票的歸母凈利潤為3748億元,而2020年,這一指標為1555億元,兩年增長141%。今年前三季度,這些優秀股票的歸母凈利潤為2833億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這一指標為1193億元,近三年增長137%。
從分配給股東的現金分紅來看,過去三年優秀股給股東帶來的回報大幅增加。數據顯示,這些優秀的公司在2022年年報中分配了1552億元的現金分紅,而2020年年報分配的現金分紅為717億元,兩年增長116%。
從業務現金流凈額來看,過去三年優秀企業整體體質也越來越強。數據顯示,2022年,這些優秀公司的業務現金流凈額為4278億元,而2020年,這一指標為2010億元,兩年增長112%。今年前三季度,這些優秀股票的業務現金流凈額為2476億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這一指標為1025億元,近三年增長141%。
從企業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來看,過去三年業績優異的企業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也在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這些業績優異的公司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為1089億元,而2020年,他們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為480億元,兩年內增加了126%。2023年前三季度,這些業績優異的企業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為822億元,而前三季度2020年,他們繳納的所得稅僅為356億元,近三年增加了130%。
對基本面和股價背離的理性看法
股票市場往往會出現基本面偏離股票價格的趨勢,如果以2021年2月的市場高點為分水嶺,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在前兩年走在收益之前,而在過去的三年里,收益遠遠跑在股票價格之前。
2019年和2020年,優秀上市公司的股價遠遠超過基本面。2019年底,這78只優秀股票的市值為3.7萬億元,而2018年底,這些公司的市值為2.1萬億元,年增長率為74%。;在2020年,這些公司的市值再次增長94%;這些公司的市值在2021年初短短兩個月內繼續大幅上升20%。
2019年和2020年,優秀上市公司的收益落后于股價走勢。2019年,這78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23%;到2020年,這些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91%。
優秀公司的市值從2019年開始起飛。到2021年2月18日,這些優秀公司的市值增長了三倍多,但同期業績只增長了47%。股價的上行速度遠遠超過上市公司業績的增速,這也為接下來三年的調整奠定了基礎。
投資者的信心就像鐘擺,很少停留在中間。在2021年的高點,他們處于樂觀的極端。經過近三年的調整,他們目前處于另一個悲觀的極端。在過去的三年里,申萬績優股的市值下降了20%,但許多指標的增長率超過了100%。上市公司的收益明顯領先于股價。
如果只看股價,投資者可能會悲觀失望,但如果關注股價背后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會有另一種印象。正如a股一位長期表現突出的價格投資老板所說,當公司的收益與股價的偏差越來越大時,股價的上漲就會在沉默中聽到雷聲。
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曾說:“在股市中,‘胃’是關鍵器官,而不是‘大腦’。你的‘胃’能容納這種下跌嗎?你的投資年限是1年還是10到20年?你不知道一兩年后市場會發生什么。在股市中,時間是你的有利因素,前提是你專注于長遠?!备?strong>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