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其中60%投入股市,則新增入市資金預計為1.5萬億元,這將為股市注入較大的流動性。
保險資金考核周期拉長后,萬億“長錢”入市空間打開。
財政部近日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調整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相關指標的通知》(下稱《通知》),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考核調整為“3年周期+當年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同時明確,相關要求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其他商業保險公司可參照執行。
“保險資金是銀證信保所有資金當中唯一真正的長錢。但是過去,資金是長期的,考核是短期的,這就讓本來是長錢的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的壓艙石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反而跟其他短期資金一樣助漲助跌,成為了市場波動的放大器。”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李慧勇對第一財經表示,此次拉長考核周期,將大大提升保險資金入市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讓保險資金真正能夠去追求生命周期的最大收益,而不是考核周期的最大收益。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第一財經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近27.18億元,而股票及基金投資的占比為12.8%。假設此占比能提高3個百分點,約16%進行權益類資產配置,預期的投資額約為2.6萬億元。假若其中60%投入股市,則新增入市資金預計為1.5萬億元,這將為股市注入較大的流動性。
從年度考核到“3年周期+當年度”
此次將保險資金考核周期拉長,有利于險資真正發揮“長錢”作用。
據財政部介紹,此次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考核調整為“3年周期+當年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3年周期考核指標為“3年周期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50%)”,當年度考核指標為“當年凈資產收益率(權重為50%)”。
目前,由財政部或中央匯金控股的保險公司主要有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壽保險、中國太平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中國農業再保險、中國再保險、新華人壽保險、中匯人壽保險等8家公司。根據2022年報披露信息,截至2022年底,上述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規模共9.37萬億元,占全行業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約34.74%。
事實上,此次保險資金實施長周期考核,也是前期活躍資本市場的眾多舉措之一。
今年8月18日,為落實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者信心”,曾宣布一攬子改革方案,其中專門強調加強跨部委協同,形成活躍資本市場合力。具體措施就包括推動建立健全保險資金等權益投資長周期考核機制,促進其加大權益類投資力度。
此外還包括引導和支持銀行理財資金積極入市;推動優化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納稅時點等資本市場相關稅收安排等。
8月24日,證監會專門召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部分大型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就共同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推進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會議明確提出,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財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快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
各類機構也在監管要求下,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壯大投資人才隊伍,建立健全投資管理體系,推動建立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機制,著力提高權益投資規模和比重。
此外,除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權益投資實施長周期考核外,金融監管總局9月10日還發布了《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降低對負債久期長的保險品種的償付能力要求,進一步引導“長錢長投”,同時,降低了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公募REITs的風險因子,并要求保險公司加強投資績效長周期考核,這都有利于提高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打開萬億險資入市空間
由于考核周期太短,保險資金長期以來入市謹慎,距離監管部門規定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還有很大空間。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2016年至今,盡管監管部門放寬了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限制,部分償付能力高的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可達上季末總資產的45%,但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基金的比例持續徘徊在10%~15%之間,并未出現明顯增長。
同時,由于考核周期過短,保險資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會更多追求短期收益,犧牲長期盈利空間,容易發生追漲殺跌、頻繁申贖等短期行為,與保險資金作為長期配置型資金的屬性不符,也不利于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李慧勇認為,從長期的年化回報來看,投權益市場顯然是要高于投債券和存款的,但是如果考核過短,保險資金就會傾向于把資金放在債券和存款上,這實際上也損失了一部分保險資金作為長錢本來該享受的收益。
“從投資理念來講,確實要建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但是只有理念是不夠的。因為無論是監管,還是委托人,都有短期的目標追求。如果短期考核目標不修改,只是一味地讓管理人去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是落不了地的。”他對記者說,所以長久以來,業內都在呼吁將短期考核改為長期考核,并配合一些會計準則的修改等,真正把保險資金的壓艙石作用發揮出來,發揮到該有的水平。這對長期實現投資人的利益的最大化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他看來,此次拉長保險資金考核機制,不同于以往的呼吁和倡導,而是實實在在邁出了一步。不過他也指出,只有這一步還是不夠的。他建議從廣義保險資金角度,完善制度機制設計,將包括社保、養老金、商業保險等資金的“長錢”作用都發揮出來。
李湛也表示,過去短周期的考核方式往往導致保險資金過分追求短期收益,與其長期資金配置屬性存在偏差,通過延長考核周期將有助于增強險資對股票及其他權益資產的投資積極性,并提高其風險容忍度。
此次拉長考核周期,能否真正激發險資入市,入市的規模又能有多大呢?
在李慧勇看來,對長錢而言波動最大的時候反而是收益最大化的時候,當前位置對險資來說就是入市的好時機。“考核長期化之后,保險資金就有條件去實現生命周期的收益最大化,而不是考核周期的最大化了。”他補充稱。
李湛也認為,目前伴隨匯金增持、特別國債發行和基本面的逐漸反彈,權益市場正展示出階段性觸底的跡象。在此背景下,對于險資來說,當前可謂是投資的有利時機。
據他測算,若按照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當中的股票和基金投資占比能夠提升3個百分點,就能增加約2.6萬億資金。若其中60%進入股市,新增入市資金就能達到約1.5萬億元。
“綜合來看,此次調整將更好地服務于保險公司的長期投資策略,同時為資本市場引入更為穩健的資金流動性,長遠看,無疑能為A股市場帶來積極的支撐。”他說。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