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私募機構因挪用基金財產被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上海張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出具警示函
上海證監局官網日前披露一份警示函顯示,上海張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9MA1G5D9R4K)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中,挪用基金財產。
上海證監局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第二十三條第(四)項的規定。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決定對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上述警示函表示,如果對本監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與訴訟期間,上述監督管理措施不停止執行。
根據中基協的登記資料,上海張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執行事物合伙人(委派代表)為張培德,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該公司已在2022年12月9日被列入異常經營機構。
另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張培德變更為王慶磊。
多家私募被紀律處分 中基協披露多份紀律處分決定書
除了上述上海證監局披露的警示函,近日中基協也披露了14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受處分機構包括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雪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執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漱石投資管理事務所(有限合伙)、杭州萊茵映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受處分人員包括鄭宇等人。
比如上海映雪投資因未盡審慎勤勉義務、違反合同約定的投資限制進行投資、未向投資者披露可能影響其權益的重大事項、未按要求配合自律管理、變相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受到紀律處分。
具體來看,中基協通報顯示,上海映雪投資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一是未盡審慎勤勉義務。第一,映雪投資在管產品映雪康福1號、映雪特殊機會1號、映雪吳鉤15號私募基金,持有的某債券的發行人出現實質性違約后,未按照托管機構建議調整估值,估值難以客觀、準確地反映債券價值及風險;第二,特殊機會1號、吳鉤15號、映雪吳鉤33號的部分定期報告披露的基金凈值未經過托管行的復核。以上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的規定。
二是違反合同約定的投資限制進行投資。康福1號合同約定,投資單只債券的比例不高于基金總資產的 10%。經查康福1號的證券交易記錄,2019 年至2022年,康福1號投資多只債券時,單只債券的比例均高于基金總資產的 10%。以上行為違反了《私募基金監管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七項的規定。
三是未向投資者披露可能影響其權益的重大事項。康福1號、特殊機會1號所投資的標的債券的發行人發生實質性違約,上述產品未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底層債券風險情況,相反在當年年度報告中仍稱“目前產品所持有的債券均是經過我們審慎調研后臻選出的信用風險極小、基本面較好、久期非常短的性價比較高的個券”。以上行為違反了《私募基金監管辦法》第二十四條及《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第十四項的規定。
四是未按要求配合自律管理。為查明涉嫌違規事項,協會要求映雪投資提供其在管產品映雪吳鉤26號的交易記錄、信息披露記錄等材料并就涉嫌違規行為作出合理解釋。映雪投資僅以“目前相關訴訟案正在審理中故暫不方便提供說明”為由未向協會提供,以上行為違反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自律檢查規定 (試行)》第二十五條的規定。
五是變相向投資者承諾保本保收益。根據上海金融法院相關民事裁定書,2020年8月,映雪投資向“映雪吳鉤 3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者出具說明函,說明若投資者實際贖回資金低于投資本金加利息的總和,將由映雪投資通過場外進行補足。以上行為違反了《私募基金監管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
中基協對上海映雪投資采取了取消會員資格、公開譴責、暫停受理私募基金產品備案六個月的紀律處分;上海映雪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鄭宇則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