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交所宣布設立兩周年。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19條系統性改革舉措,擴大投資者隊伍,提升市場流動性是其中重點。
北交所開市以來,日均成交10億元左右,盡管流動性水平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動性的通常表現,但一直以來還是面臨較多爭議,市場各方對提升流動性充滿期待。在這種背景下,《意見》將改善市場流動性作為重點,推出系列舉措。其中一方面就是大力推進投資端建設,通過擴大投資者隊伍、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投資者參與度,為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217家,合格投資者557萬戶,開市以來日均成交10億元左右。
為擴大投資者隊伍,引入更多增量資金,北交所率先為科創板投資者開“綠燈”。
北交所發布實施修訂后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業務指南,明確已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投資者申請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時,各證券公司不再核驗投資者證券資產和交易年限,不再進行知識測評,投資者簽訂風險揭示書后即可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
即科創板投資者入市北交所,無需滿足“50萬資產+24個月”門檻,只需簽訂風險揭示書即可開通交易權限。
那么,北交所將迎來多少潛在投資者?科創板投資者是否對北交所企業感興趣?
對此,北交所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科創板投資者增長速度很快,目前大概有1000萬左右的存量投資者。北交所有557萬,大概存在400萬左右的存量差。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與北交所兩個市場投資者門檻完全一致。而且,科創板投資者對科創公司的偏好,在兩個市場也是相通的。只不過科創板是大規模,北交所公司小一些。
“北交所市場公司成長性非常好,有一些也走在行業前列。對科創板的投資者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前述負責人表示。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