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大幅跳水,滬指再次失守3100點,創業板指創逾3年新低;港股午后沖高回落。
具體來看,A股方面,兩市股指延續弱勢,盤中單邊下行,尾盤加速跳水。截至收盤,滬指跌1.34%報3078.4點,深成指跌2.14%報10152.6點,創業板指跌2.3%報2038.98點,科創50指數跌2.4%;兩市合計成交7059億元,較昨日減少約1000億元;北向資金今日再度大舉出逃,全日凈賣出104.6億元,8月以來已累計減倉近750億元。
今日,兩市超4500只個股飄綠,券商板塊領跌,太平洋一度跌停;半導體、地產、釀酒、醫藥、保險等板塊均下挫;煤炭板塊逆市拉升,陜西黑貓漲停,平煤股份漲超5%;受日本將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刺激,水產、污水處理、核污染防治、食品檢測類股集體活躍,中電環保、實樸檢測、三維天地、科凈源等“20cm”漲停,三達膜、捷強裝備漲近12%,國聯水產漲11%,百洋股份、大洋股份雙雙漲停;此外,今日上市的三只新股表現亮眼,波長光電收盤漲約78%報52.29元,盤中一度大漲近140%,以最高價70.43元計算,單簽最高盈利超2萬元;國子軟件亦漲超70%,眾辰科技漲約29%。
港股今日午后一度大幅拉升,兩大股指一度漲超1%,隨后漲幅收窄。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0.31%報17845.92點,恒生科技指數漲0.2%報4008.86點。個股方面,安踏體育漲近10%,萬國數據、百度集團漲超4%;碧桂園跌近7%,小鵬汽車跌逾4%。
針對日本政府決定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多家A股公司也在互動平臺上就核污水排海事件做出了回應。
牛市旗手熄火
券商板塊今日大幅跳水,本輪行情“領頭羊”太平洋大跌逾9%,盤中一度觸及跌停;昨日剛創出新高的首創證券跌近8%,國盛金控、華林證券、華鑫股份、中銀證券等跌超5%。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25日本輪券商行情啟動以來,截至昨日收盤,首創證券累計漲幅已翻倍,太平洋大漲約77%,信達證券漲超50%。
東興證券近日指出,在當前時點看,2023年資本市場大發展趨勢已現,以注冊制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有望成為行業價值回歸的直接催化劑,政策松綁、監管讓利&業務創新亦將為盈利增長開啟想象空間,行業中長期發展前景繼續向好。整體上看,更加看好行業內頭部機構在中長期創新發展模式下的投資機會,當前具備較高投資價值的標的仍集中于估值仍在低位的價值個股,此外證券ETF為板塊投資提供了更多選擇。在持續性政策利好預期下,繼續建議板塊短期回調后左側布局,中期右側操作。
煤炭板塊崛起
煤炭板塊今日逆市拉升,截至收盤,陜西黑貓漲停,平煤股份漲超5%,鄭州煤電漲逾4%,潞安環能、山煤國際、云煤能源、中國神華等走強。
德邦證券指出,煤炭作為中國核心一次能源,預計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占比超過50%。AI、新能源等第三產業預計將成為驅動社會用電量邊際增長的主要動因。同時,新能源消納問題、水電供應不足,極端氣溫下火電發電仍為主力軍,煤炭長期需求增量顯著。此外,本輪煤炭價格上漲后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且行業資本開支增幅遠低于過去,企業在手貨幣資金規模持續大幅提升,遠期抗風險能力增強、持續高分紅基礎提升;參考巴菲特增持西方石油的邏輯,低資本開支下的高分紅存在長期吸引力;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持續推動,煤炭企業經營有望持續優化,估值存在中長期提升空間。
國信證券表示,展望下半年,國內供給增速回落,需求維持高位,供需有望重回平衡,煤炭價格中樞環比略降,但疆煤底部支撐明確,宏觀政策發力支撐雙焦,環保政策或優化焦炭供需格局,煤焦利潤或重新分配,從節奏上看,預計煤價或在迎峰度夏后有所回落,隨著冬季儲煤需求來臨,煤價或將回升,下半年煤價保持韌性。
核污水排海引爆多板塊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受日本將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刺激,水產股今日大幅拉升,截至收盤,國聯水產漲逾11%,百洋股份、大湖股份漲停,中水漁業漲近5%,獐子島漲約4%。
核污染防治概念亦走強,截至收盤,中電環保、科凈源、嘉戎技術“20cm”漲停,三達膜、捷強裝備漲近12%,中晟高科亦漲停,新萊福漲近7%。
食品檢測概念也有所表現,實樸檢測、三維天地“20cm”漲停,易瑞生物漲近7%,譜尼測試漲約5%。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道,日本政府22日上午舉行內閣成員會議,決定于8月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針對日本政府決定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一事,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并宣布于8月24日起禁止日本部分地區的水產品等進口。
隨后,多家A股公司也在互動平臺上就核污水排海事件做出了回應。
江鹽集團表示,公司關注到市場關于日本核廢水排海的相關報道。公司食鹽產品主要以自采井礦鹽為基礎生產,鹽鹵精華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遠離污染。
國聯水產表示,公司已做好日本核廢水排海的相關預案。日本核廢水排海對公司暫未產生影響,公司國際采購的原料主要以南美白對蝦為主,采購地區主要以南亞、中東地區為主,近年來,公司太平洋沿岸地區采購逐步減少。公司牛蛙、魚類、小龍蝦等預制菜產品均為淡水產品,沙特目前是公司原料進口地。
百洋股份表示,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為飼料與飼料原料、水產食品加工、遠洋捕撈業務。其中,飼料與飼料原料業務服務于國內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業務原材料以國內養殖的淡水魚產品為主,遠洋捕撈業務位于非洲毛里塔尼亞海域,公司產品和作業范圍受日本核廢水排放影響有限,但公司也在持續關注“排海事件”進展。公司的飼料均為“無抗”產品,水產品加工制品90%為出口產品,公司每年在質量管理和認證方面投入大量的資源,確保產品品質,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心的水產食品。
對于核污水處理問題,多家公司表示有相關技術。
中電環保表示,公司核電水處理技術應用,覆蓋除鹽水、海水淡化、凝結水、放射性廢水、二回路汽水取樣和化學加藥等業務。在國內核電水處理市場占有率居于前列,公司擁有數百項水處理的專利和專有技術。未來,公司將發揮在核電水處理的技術、品牌、業績等優勢,順應國家政策方向、把握核電發展契機、緊抓業務承接機遇,公司關注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廢水的進展,若有業務處理需求,經公司系統評估后(包括實際工況、技術可行性等)可參與相關業務。
嘉戎技術表示,公司是一家以膜分離裝備、高性能膜組件等產品的研發制造與應用技術為核心,為客戶提供高濃度污廢水處理及清潔生產綜合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膜分離裝備、高性能膜組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提供高濃度污廢水處理服務。公司擁有放射性廢水多級濃縮深度處理技術等膜分離應用相關的技術和工藝,具備能力服務于核電站水處理應用。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