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券商股開盤時大幅上漲,中信證券、東方財富、中國銀河、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以及光大證券等券商股全線漲停。盡管后續A股走勢出現震蕩,但券商股依然表現穩定。截至收盤,券商指數成分股中,除了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繼續停牌外,其余49只個股均漲停。過去六個交易日內,出現了兩只翻倍股,還有多只個股漲幅超過七成。
業內人士指出,回顧歷史上的幾次牛市,券商股有一個顯著特點:它們的上漲速度往往比其他行業板塊更快、更強,且漲幅通常領先于大盤。不過,也有公募投研人士向記者表示了謹慎樂觀的看法,他們認為券商股不太可能持續作為領漲板塊,未來更看好成長型投資。
券商個股紛紛上漲。
從長遠來看,東方財富在6個交易日內實現了翻倍,漲幅達到127%;同花順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漲幅約為126%。此外,天風證券和國海證券等公司的漲幅均超過了70%。
券商板塊在多個季度中表現不佳,但為何在這次行情中卻顯得格外突出?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透視歷史上的幾次牛市,可以發現券商股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上漲速度和幅度常常快于其他行業,并且通常領先于大盤,這就是所謂的牛市“先鋒”。
華寶基金的基金經理豐晨成解讀指出,首先,市場的beta從最初的起步到逐漸增強再到強勢反彈,行情啟動的速度超出了預期。此時,公司研究暫時退居其次,倉位和策略成為重點。其中,作為beta工具的券商板塊成為了加倉的主要對象。由于宏觀政策對公司基本面和業績的影響需要一定時間,因此短期內對預期敏感度更高的行業特別是券商,其透明度也是最高的。
近期散戶投資者顯著增多,許多休眠賬戶也被激活。根據最近的銀證轉賬和互聯網券商的數據,由于短期內市場大幅上漲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加之居民財富配置收益下降,吸引了大量散戶將資金從定期存款轉向權益類資產。這一現象促使券商的新開戶數量翻番。根據賣方的調查,新開戶主要集中在網上,尤其是之前沒有開戶的年輕投資者。
第三,宏觀經濟政策力度強大且超出預期,財政刺激帶來了向上的動力,中央銀行提供了流動性以支撐資本市場,流動性環境依然寬松,各類政策如貨幣、財政、房地產和金融等相輔相成,這是行情持續的關鍵支持。
券商與港股互聯網在今年北向資金的快速流入中表現一致,這表明對于海外投資者而言,這兩個板塊都是與中國資產相關的高風險收益板塊。考慮到當前海外機構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嚴重不足,以及中國優質資產在全球的低估值,加之美國降息的背景,吸引外資回流很可能成為一個持續趨勢。這也有助于券商板塊成為外資投資中國的新指引。豐晨成表示。
也有一些持謹慎樂觀態度的聲音。
盡管市場出現大幅上漲,但一位公募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了謹慎樂觀的態度。他回顧以往的多輪牛市指出,反彈先鋒(快速上漲前五個交易日內漲幅最大的三個行業,這次包括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美容護理)在迅速上漲后,其平均持續性并不理想。除了2009年之外,通常在10個交易日內就會見頂;要再度發力,則需要等到20到60個交易日后。在60個交易日后,在持續牛市環境下,中期呈現向上的相對收益趨勢的案例幾乎是常見的。該人士表示,“展望未來,我們相對看好成長風格。”
此外,從估值角度分析,目前“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的市盈率大約為31.04倍,處于過去三年的100%分位,這表明其市盈率已經高于過去三年的水平,達到過去十年的91.19%分位。市凈率則為1.69倍,位于過去十年的47.55%分位。
公募基金在多個季度內進行了減持。
盡管券商主題ETF近期表現搶眼,但多個季度以來,基金對券商個股的持倉卻呈現出分化趨勢。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資中券商板塊的持倉比例為0.27%,較2024年第一季度末下降了0.19個百分點,同比減少了0.1個百分點。而在2022年第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資中券商板塊的持倉占比曾高達1.53%。
上半年,財通證券的股份被公募基金減持了7231萬股,東吳證券的股份被減持7365萬股。然而,東方財富在同期卻被基金增持了1.59億股,公募基金的持倉比例自2021年末的近25%持續降低,最低時跌至不足14%。不過,在去年年底,這一比例止住了下滑并回升,到了今年二季度末達到了15.59%。在主動權益基金方面,銀華基金的李曉星管理的心佳兩年持有期基金在上半年增持了1276.61萬股,使其成為該股的第六大重倉股,而去年則排在十名以外。此外,興業證券被公募基金增持了5781萬股,廣發證券也被增持了超過1153萬股。
國泰基金表示,隨著市場成交額的增加以及政策引導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可能會因成交活躍度顯著提升而受益。伴隨新增資金的流入和市場行情的改善,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自營投資和資產管理等業務也將有望獲得收益。
國泰基金指出,政策提到要建立證券、基金和保險公司的互換便利,并會根據情況擴大規模,這將顯著提升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同時,政策還強調積極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將有助于證券行業財富管理業務的拓展。此外,鼓勵并購重組不僅能促進投行業務的增長,還有利于優化行業的整體結構。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