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等長期投資資本積極進入市場;在今年上半年,保險資金重倉的股票數量持續增加。
國務院:
充分利用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優勢。
9月11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指出,要充分利用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優勢。要培養真正具備耐心的資本,推動資金、資本和資產之間的良性循環。同時,要加大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力度,以支持新型生產力的發展。此外,引導保險資金為科技創新、創業投資、鄉村振興以及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近年來,政策層面頻繁強調,要培育和發展壯大耐心資本,鼓勵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積極參與市場。
去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調低了險資投資A股的風險因子,進一步拓寬了保險資金入市的空間。隨后的10月,財政部也發布了《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進一步強化了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期績效的考核,鼓勵它們進行長期、穩定和價值型投資。
今年6月,證監會再次強調,要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積極進入市場,解決制度上的障礙。作為典型的價值投資者,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有望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增量資金,從而促進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保險業資金運用情況表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財產險公司的股票投資余額達到1370億元,同比增長6.69%;人身險公司的股票投資余額為1.94萬億元,同比增長4.16%。此外,證券投資基金的余額也有所增加,受到政策引導,保險資金對股票市場的投入持續加大。
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高股息股票可能會繼續成為保險資金增配的重要方向。從需求方面來看,保險資金的運用正面臨新的宏觀經濟、市場和監管環境,高股息策略的投資規模有望不斷擴大。從供給方面來看,高股息股票的標的也有望持續增加。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對分紅的重視程度將不斷提高,A/H股中的高息股數量和分紅水平預計將穩定增長。
11只股票的險資持股比例超過了20%
根據財經365的統計,截至2023年上半年,共有792家A股上市公司獲得保險資金的重倉投資,比第一季度末增加了38家。這些公司的持股市值總計達到1.22萬億元,較今年第一季度末增加了304.51億元。
從行業角度分析,保險資金的第一和第二大重倉行業是兩個金融領域——非銀行金融行業的持股市值為6166.01億元,銀行行業的持股市值為3314.14億元,兩者合計持股市值超過總量的70%。除了金融行業外,公用事業、食品飲料以及通信行業的持股市值也較高,均在200億元以上。
從單只股票來看,中國人壽位居首位,持股市值接近6000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各大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中平安銀行的持股市值超過了1000億元,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以492.09億元、478.42億元和386.69億元位列其后。
有11家上市公司的保險資金持股比例超過20%。其中,中國人壽的保險資金持股比例最高,達到了92.8%;此外,平安銀行、南玻A和金地集團的保險資金持股比例也均在30%以上。
險資重倉的股票普遍擁有較高的股息率
保險資金具備長期和穩定的特點,因此在投資時更傾向于選擇收益穩定、積極分紅的資產。
根據財經365統計,按照最新的收盤價和2023年的現金分紅金額計算,58只市值超過10億元的險資持股個股的平均股息率為4.04%。其中,山西焦煤、建發股份、平安銀行等近一半的個股股息率超過5%。
山西焦煤的股息率位居榜首,達到11.13%。根據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獲得了太平洋人壽和新華人壽兩家保險公司旗下產品的重倉投資,總持股市值達到11.63億元。公司已經連續20年開展分紅,2023年度的分紅總額為45.42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達67.07%。
除了年度分紅之外,保險資金重倉的股票也積極實施中期分紅,提升分紅的頻率。
在持股市值超過10億元的個股中,有20只股票已發布中期分紅預案或實施公告。其中,建設銀行、中國石油和中國銀行的中期分紅金額均超過300億元。雙匯發展、興齊眼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現金分紅比例均超過50%。
雙匯發展公布的公告顯示,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6.6元人民幣現金(含稅),總計派發現金紅利22.87億元。公司在上半年實現了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2.96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高達99.58%。半年報中顯示,公司有三家保險資金重倉持有。此外,中國證金和中央匯金資管兩只“國家隊”資金也出現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