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至12月18日,整個市場的ETF數量已增至889.總份額已超過2萬億,創下新紀錄。中國證券公司記者發現,今年以來,99家ETF的份額增加了10多億,其中14家ETF的份額增加了100多億。這些產品主要來自科技創新50、在互聯網、醫療、半導體、創業板等領域的港股產品。
雖然ETF的份額超過2萬億元,但ETF在整個市場的規模只有1.97萬億元,繼續徘徊在2萬億元左右。此外,99家ETF的份額增長超過10億元,年內普遍出現負回報。從機構分析來看,這是ETF在各種基金不斷涌入的情況下呈現出的“跌得越多,買得越多,逢低買入”的特點。目前,相關指數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在經濟復蘇和全球流動性拐點的雙重預期下,預計a股將逐步走出底部。
14個ETF年份增長超過100億
根據記者的梳理,ETF規模和份額的上升與資金對重點ETF產品的持續追求密切相關。
以跟蹤上海證券交易所50指數的ETF為例。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華夏上海證券交易所50ETF近十個交易日凈流入近60億元,規模突破720億元,份額達到315.9億元,創歷史新高。上周(12月11日至12月15日),易方達上海證券交易所50ETF凈流入超過3.7億元,規模和份額均創下新高。
此外,跟蹤科技創新50指數的ETF產品也是大型黃金吸收者。據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易方達科技創新板50ETF年凈流入超過175億元,最新份額超過354億元。華夏基金科技創新50ETF目前的份額已超過1000億元。截至12月18日,這兩款ETF產品的份額自年內增長了100%以上。此外,博世基金科技創新100指數ETF的最新規模在12月15日上升至69.70億元,當天成交額為12.25億元,均位列ETF
如果我們看看整個市場的ETF,截至12月18日,自今年以來,共有14家ETF的份額增長了100多億。除了上述兩款科技創新50ETF產品外,它們更多的是來自香港互聯網、醫療、半導體、創業板等領域的產品。
例如,華寶基金的醫療ETF目前的份額接近680億份,其中335.76億份是當年的增長份額,增長率超過98%。目前,博世基金恒生醫療ETF的份額超過290.10億份,其中175.10億份是當年增長的,其份額增長率超過150%。此外,富國基金旗下的港股通互聯網ETF,今年的份額增長了近170億份,增長率超過310%,使其總份額超過220億份。在創業板方面,華安基金旗下的創業板50ETF,截至
總體而言,ETF的發展由頭部公開發行主導,但一些中小型公開發行仍然憑借個別核心產品取得突破。記者發現,在14家增長超過100億股的ETF中,國聯安基金的半導體ETF占據了一席之地。在今年超過140億股增長份額的推動下,該基金的總份額已接近320億股。
需要指出的是,ETF所呈現的“風向標”特征,并不是因為股票本身的持續增長,而是因為股票可以在市場低迷時逆勢增長。在數據方面,ETF表現出“越跌越買”的特點,同時股票持續上漲,漲幅或規模徘徊。比如上面提到的14只股票增長超過100億份的ETF,雖然年內都是負回報,但所有機構都認為目前的位置性價比較高。
ETF“越跌越買”,什么時候會迎來上漲行情?
基金公司的最新預測,紛紛給出樂觀的預測
富國基金認為,在經濟復蘇和全球流動性轉折點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場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區域。在拐點得到進一步驗證之前,可以采用“三角形”布局。在防守方面,可以配置高分紅、低估值的分紅策略,受益于基本面的逐步修復和預期的變化;在進攻方面,可以重點關注經濟增長的供給方改善和新一輪產業周期的興起,布局相對波動較大的TMT技術增長板塊,尤其是華為相關板塊;中間層以穩定為主,醫藥和消費受益于市場悲觀情緒修復。
“市場將繼續深入挖掘明年業績有望超出預期的品種,政策實施有望有序開展。但資金方面的負反饋改善需要時間,市場后續的修復過程很難一蹴而就。”中歐基金在12月18日發布的預測中指出,市場資金回歸平衡所需的時間可能比之前的市場底部要長。基本面的改善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基調,但政策出臺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由于目前市場已經充分測量了下行壓力,市場對刺激政策預期的一致預期正在逐漸減弱。
從政策給出的明確信號來看,創金合信基金魏鳳春認為,科技風格是下一步應該關注的重點領域。他分析說,從政策支持的角度來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量子生命科學是新興產業體系的重要領域,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些投資機會需要納入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框架,同時從需求、要素、技術和制度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中歐基金建議,由于經濟進一步改善的時間仍不確定,更有利于周期和防御部門的均衡配置。最近可以關注以下幾類行業:一是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對經濟復蘇高度敏感的周期性行業,在利率下降的背景下更受歡迎;其次,可選消費和醫藥行業,尤其是具有海外市場開拓能力的消費品公司,經過大幅調整,已經具備了更高的安全邊際;半導體、電子板塊等具有上行拐點特征的周期性行業,以及科技板塊中已經具有估值性價比的新能源。
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