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A股多個利好消息接連傳來。
1. 高層明確要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2. 國資委將全面實施"一企一策"考核;
3. 7部門聯合布局,6大賽道受關注;
4. 北上資金A股尾盤搶籌60億。
//
據新華社1月29日晚間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9日在京出席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
何立峰強調,各相關地方、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最高層關于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通過調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加大對優質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信心提振、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券商中國援引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觀點指出,此次會議體現了國家層面對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釋放了以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重要信號,對于穩定資本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具有重要意義,預計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力度將更大,措施會更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面向全國視頻召開,意在讓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培育優質企業。日前,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就是“合力”體現的重要方面。
//
據新華社,2024年,國務院國資委將對中央企業全面實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統籌共性量化指標與個體企業差異性,根據企業功能定位、行業特點、承擔重大任務等情況,增加反映價值創造能力的針對性考核指標,“一企一策”簽訂個性化經營業績責任書,引導企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基金報對上述政策梳理出如下要點:
1、將建立考核“雙加分”機制——分檔設置效益指標考核目標,對跑贏國民經濟增速的企業給予考核加分,同步設立提質增效特別獎,對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再給予額外加分,引導央企積極確定挑戰性目標。
2、在前期試點探索、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堅持過程和結果并重、激勵和約束對等,量化評價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客觀評價企業市值管理工作舉措和成效。
3、對踩紅線、越底線的違規事項加強懲戒,引導企業更加重視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市場表現,傳遞信心、穩定預期,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4、將探索將品牌價值納入考核,鼓勵企業練好內功、外塑形象,不斷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美譽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5、將強化研發投入和產出“雙線”考核,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差異化考核機制。
6、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考核,引導企業加快優化布局結構,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另據招商證券研報,近日,國資委提出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國資委在地方國資負責人會議也提出地方國企要參考借鑒央企“一利五率”目標管理體系,強化市值管理考核評價。
招商證券認為,今年央國企價值重塑將加速推進,市值管理可能會從提升央國企價值創造能力、圍繞戰新產業調整國有資本結構、提升增持回購頻率及增加分紅力度三方面展開,夯實“中特估”的內在基礎。
//
據證券時報報道,1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
面向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大重點方向,《意見》提出,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引導地方結合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合理規劃、精準培育和錯位發展未來產業。
《意見》要求,到2025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發展,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突破百項前沿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百項標志性產品,打造百家領軍企業,開拓百項典型應用場景,制定百項關鍵標準,培育百家專業服務機構,初步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未來產業發展模式。
//
截至1月29日收盤, 上證指數 跌0.92%報收于2883.36點; 深成指 跌2.06%報收于8581.76點; 創業板指 跌3.49%報收于1623.81點, 萬得全A 總成交8151億元。
1月29日, 萬得全A 大幅下跌1.90%,成交額為8151元,較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盡管市場短期有所波動, 但市場人士認為,上周底部位置依然具有較大支撐。
與央企相關的大基建央企、央企、中字頭央企、中特估等板塊漲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出現大幅回補。
1月29日,北上資金小幅凈賣出5.92億元,從全天分時走勢圖來看,早盤外資震蕩流出,午后凈流出額一度超過65億元,但隨后快速回補,尾盤加速流入,最終收盤凈流出僅5億多元,相當于午后回補約60億元。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