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滬深兩市股指單邊下行,個股普跌;三大指數午后均創階段新低。截至收盤,滬指跌2.68%報2756.34點,深證成指跌3.5%,創業板指跌2.83%,兩市超5000只個股下跌,總成交額近8000億元。港股方面,香港恒生指數收跌2.27%,恒生科技指數跌3.02%。
在市場信心屢屢受挫之際,1月22日晚間,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擬增持回購。
具體來看,在股份增持方面,中洲特材(300963)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馮明明擬在6個月內以不低于200萬元增持公司股份,此次增持不設定價格區間。
驕成超聲(688392)公告,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段忠福,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孫凱,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石新華擬自1月23日起3個月內,擬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500萬元。
相比上述兩家公司高管,鉑力特(688333)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蕾已拿出實際行動“護盤”。薛蕾于1月22日增持公司股份4.54萬股,成交均價77.054元/股,成交總金額349.97萬元。此次增持后,薛蕾直接持有鉑力特725.8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75%。
股份回購方面,1月22日晚間宣布回購方案的公司中,康恩貝(600572)力度最大。公司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4億元,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7元/股。
其他擬回購公司中,天新藥業(603235)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擬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于6000萬元,不超過1.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33元/股。
普利特(002324)、迪普科技(300768)擬回購金額均為5000萬元—1億元。其中,普利特回購股份擬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18.26元/股(含)。迪普科技回購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回購價格不超過20元/股。
眾合科技(000925)擬3000萬元—6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2.89元/股,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與此同時,眾合科技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5700萬元—7410萬元,同比增長1%—31%。
從擬回購股份用途來看,有兩家公司與前述公司有所不同。其中,矩子科技(300802)擬4000萬元—8000萬元回購股份,擬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24元/股。除了在未來適宜時機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以外,還可能用于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最令投資者喜聞樂見的或許是中文傳媒(600373),公司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用于注銷并相應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本次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0.5億元且不超過1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
當然,也有部分公司的股份回購計劃尚處于提議階段,臥龍電驅(600580)董事長龐欣元就提議,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擇機用于股權激勵計劃,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回購潮已延續數日。此前,長春高新、愛柯迪、陽光照明、艾迪精密、天創時尚等多家上市公司加入回購增持隊伍,頻頻向市場傳遞信心。
另據統計,1月19日晚間至21日晚間,科創板共有16家公司披露回購、增持相關信息。其中,3家公司發布新的回購計劃;11家公司發布回購進展公告,2家公司發布增持進展。據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6家科創板公司披露新的回購計劃,其中,經緯恒潤1月9日剛完成上一份回購計劃,次日即發布新的回購方案;炬光科技本次發布的回購計劃已是2023年以來的第三份,合計擬回購金額上限達2.32億元。
中信證券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開年市場在無差別調整后,當前正處于循環連鎖負反饋的臨界點,類“平準”資金已開始持續發力,托底作用明顯;預計多方面共同作用下,市場將進入月度級別的反彈交易窗口期,仍將呈現交易型資金行為主導的特征,建議重點關注科技、醫藥、新能源板塊的優質藍籌。
中信證券指出,一方面,開年市場持續走弱并誘發負反饋,受資金跨年調倉效應,絕對收益資金止損,雪球產品敲入,兩融擔保比例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循環連鎖影響,市場正處于負反饋的臨界點。另一方面,類“平準”資金已開始持續發力,托底作用明顯,當前市場估值已處于歷史極端水平,國內宏觀政策也處于觀察期,海外因素并無實際影響,在以上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預計市場將進入月度級別的反彈交易窗口期。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