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心。
馬云似已久不在江湖,但他其實從未離開。
在去年11月表態會堅定持有阿里股票后,馬云就開始行動了。
1月23日晚,華爾街見聞獲悉,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蔡崇信近期都在大幅增持阿里股票。去年四季度,馬云購買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阿里香港上市股票。
周二美國證監會網站一份證券文備案件顯示,蔡崇信在去年第四季度通過其 Blue Pool Management 家族投資工具,購買了價值約1.51億美元的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股票。
事實上,近幾個月來,馬云和蔡崇信一直在買入阿里巴巴的股票。消息傳出后,阿里巴巴美股1月23日盤前拉升,一度漲超7%,現漲超6%。
01
多位阿里和互聯網行業人士認為,馬云和蔡崇信的舉動,增強了對阿里和互聯網行業的信心,大家都感到很振奮。
剛剛過去的2023.阿里巴巴經歷了動蕩不安的一年,集團一拆六、高管大幅輪換、戰略劇烈調整,不少人都被裹挾其中,迷茫而無措。
更關鍵的節點則是,拼多多市值也超過了阿里,折射了這個中國互聯網巨頭的落寞。
2023年11月底,拼多多市值達到1958.87億美元,超過阿里成為美股市值最大的中概股。此后,阿里市值在震蕩中下跌,截至美東時間1月22日,阿里市值較今年初跌掉了156億美元。
在阿里市值仍處于低落之際,作為創始人的馬云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阿里的支持。分析人士指出,創始人大幅增持,體現了對阿里未來發展、對管理團隊及戰略方向充滿信心。
此舉也有力回應了前段時間馬云拋售阿里巴巴的傳言,目前看,他不僅“一股未賣”,還在不斷增持。
馬云和蔡崇信的舉動,不僅對阿里意義重大,對科技股也有望起到提振作用。
過去兩年多,整個科技股表現低迷,股東減持蔚然成風,騰訊、京東、美團等企業均遭到大股東或創始人減持。
如騰訊第一大股東、南非媒體巨頭Naspers在2022年6月啟動了一輪長期的減持計劃。2023年11月30日,Prosus(Naspers控股公司,MIH母公司)披露的業績報告顯示,一年多來,Prosus減持騰訊股份約為4%左右,累計套現已超過100億美元。
另據港交所披露信息,紅杉中國去年多次減持美團-W股票,最新一次涉資約34億港元,減持后持股比降至1.86%,幾年來,紅杉和沈南鵬通過減持美團套現約數百億港元。
不僅是互聯網巨頭遭減持,未上市的獨角獸小紅書和Shein等估值也出現縮水,投資人信心不足。
02
接近馬云的人士表示,其實他從未離開中國互聯網、科技行業。就像他自己所說的——永不退休,"不退場"。他將繼續在商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阿里巴巴的發展和全球化的進程。
在拼多多市值即將超過阿里的前夕,馬云罕見現身,在阿里內網回帖表示,“我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他說,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如馬云所言,自從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后者的改革力度也顯著加大。
去年12月20日,阿里巴巴通過全員信的方式宣布,集團CEO吳泳銘兼任淘天集團CEO,這意味著,吳泳銘同時擔任阿里巴巴集團、淘天集團、阿里云智能集團CEO職務,集阿里核心業務實權于一身。
兩天后,吳泳銘公布了以80后少壯派為代表的全新班底,除了從淘天內部選人,他還從餓了么、夸克等部門抽調精英,如此雷厲風行的動作,也讓外界看到了阿里改變的決心。
過去多年,阿里最重要的業務和探索是電商、云計算、移動支付、人工智能。例如,淘寶天貓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方式,每年8萬多億的GMV,至今仍遙遙領先;阿里云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之一,其研發的大數據平臺也為中國眾多企業提供了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03
但在電商領域出現了拼多多、抖音之后,阿里電商的份額受到沖擊,而支付寶也隨著螞蟻集團被剝離,與阿里的關系越來越遠,阿里必須尋找更多的業務增量,夯實自己的護城河。
未來,阿里會將籌碼更多放在AI上。去年10月末舉行的云棲大會上,新任董事長蔡崇信表示,目前全國80%的科技企業和超過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
阿里云未來的目標,是要“打造一朵AI時代最開放的云”,AI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生產力,并對算力提出更高要求。從底層算力到AI平臺再到模型服務,阿里巴巴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阿里云進行全面的技術升級和創新。
在經過了一年多的黯然神傷,阿里能否在2024年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這不僅關乎阿里能否找回失去的榮光,更是影響中國電商格局的最大變量,阿里已經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業姿態。
作為創始人的馬云和蔡崇信選擇繼續支持阿里,不斷增持,這既是對阿里的信心,也是他們自己的信念。
2023年底,吳泳銘說阿里清零重啟。2024年,中國互聯網的競爭格局將再次激烈重演。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