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12月4日消息,12月1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推進中央企業巡視整改專項治理工作專題會議召開,全面部署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專項治理和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會議強調,聚焦“四個領域”,即信托公司、財務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堅決防范化解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問題。
圖片來源:國資委
同時,要全面研判企業金融板塊整體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風險一旦露頭就要果斷出手將其消滅在萌芽、阻斷在早期,并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會議要求,要強化組織落實,高質量推動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際成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分別專門成立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將把專項治理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綜合考評、董事會工作評價以及巡視巡察等重要內容,確保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落實,形成推動專項治理工作強大合力。
今年以來,國資委密集部署防范化解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風險。
11月6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的擴大會議指出,近年來中央企業金融業務在推動主業發展、振興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
會議強調,國資央企要堅守發展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加大監管力度,堅持回歸本源、聚焦主業,著力嚴控增量,切實優化存量,立足發展與企業產業特點相符合、主業需求相配套的金融業務,提高為主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業務占比,提升服務主業實業的能力和水平。
要堅持因企施策、規范運作,深入摸清不同行業企業金融業務作用發揮、發展質效、風險狀況等情況,把金融資源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上來,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科技創新特別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等,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要堅持強化監管、嚴防風險,抓緊完善更嚴格的監管制度機制,健全從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到金融子企業的多層次風險防控體系,強化動態監管,加強日常監測,對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保持高度敏感,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嚴格規范開展金融衍生業務,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整治,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增強監管的威懾力,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此外,為推動中央企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基金業務風險防控。今年年初,國資委內部印發的《中央企業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提出,中央企業應當嚴格規范發起設立項目基金,原則上不得發起設立財務性基金。
同時,還規定資產負債率超過國資委規定的行業管控線;集團管控能力弱,基金業務發生重大風險或較大損失;截至上年度末經審計的基金業務整體累計虧損金額超過基金實繳金額的20%;基金管理隊伍能力不足;已設立基金投資效率低,募集資金大量結余等情形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發起設立產業基金。中央企業應當審慎出資參與基金,規范出資參與政府投資基金,嚴格控制為承攬業務出資參與基金。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