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任務之一便是加強金融監管。“一行三會”監管力度全面升級。
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發文稱局部風險不容忽視,要求摸底排查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證監會官網刊文則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其當前強化中的監管也進一步細化地體現在上市公司規范和打擊金融產品套利治理兩條主線上。保監會方面也將開展風險專項排查,同時發布《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發揮正面作用。這一輪自上而下金融監管力度的再加碼,實質上也表明了宏觀政策上將著重點放在降低金融風險上。
在從嚴監管的背景下,傳統保障 型和長期儲蓄型產品活躍,萬能型產 品數量、規模和結算利率均出現一定 程度的下調,產品和交費期限延長, 中短存續期產品得到嚴控。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日前,保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不斷提高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站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高度抓好保險監管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事實上,保監會已經接連下發《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強化保險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整治市場亂象的通知》、《保險公司章程指引》、《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旨在盡快彌補監管短板,避免監管空白,提升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在“嚴”字當頭的背景下,將對保險業回歸風險保障、強化保險監督、守住維護金融安全底線等起到重要作用。在負債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一系列頗具針對性的監管政策出臺,保戶投資款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同比下降是在意料之中,這意味著壽險公司負債結構進一步調整。不過,不排除個別保險公司面對大筆退保或到期給付的現金流壓力,需要密切關注、及時防范。”
在資產端,將提升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作用。此外,還將健全內部管控制度,營造依法合規經營的長效機制。
保費同比增速下降
在從嚴監管的背景下,傳統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產品活躍,萬能型產品數量、規模和結算利率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調,產品和交費期限延長,中短存續期產品得到嚴控。
這一點從最新的數據上即可窺見。2017年第1季度,保險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全行業共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866.02億元,同比增長32.45%,但是增速同比下降9.73個百分點。
具體到業務結構,從產險公司業務看,在宏觀經濟企穩和政策支持等積極因素推動下,產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占比提升。其中,企財險、責任險、貨運險占比分別較年初增長1.4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和0.12個百分點。
從人身險公司業務看,普通壽險業務占比顯著上揚,達57.57%,相較年初上升21.50個百分點;人身險業務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9612.22億元,同比增長34.60%。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第1季度,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下降超過90%的保險公司包括中融人壽、正德人壽、信泰人壽、農銀人壽、長城人壽、和諧健康、幸福人壽、安邦人壽、利安人壽、前海人壽、北大方正人壽、中荷人壽、中法人壽,以及匯豐人壽。
此外,在2017年第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一些保險公司也是紛紛表態。例如,前海人壽表示,堅決執行“保險姓保”的監管要求,深耕保險主業,大力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以身作則,堅決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務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某壽險公司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保險公司已經根據一系列新規中的要求全面進行了產品切換,穩健型保險公司多是微調,進取型保險公司則全面調整,確保回歸保障、防控風險。”
該位精算師續稱,“就規模保費而言,增速將較上年有所下降,但是原保險保費增速將在15%以上,其中代理人渠道增速略高一點,其他渠道略低。壽險業保費收入勢頭良好,但是產品結構調整幅度將比較明顯,其中保障類業務增速更高一些,理財類業務則略低,并且交費期限勢必延長。”
加強支持實體力度
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上述方面,“目前,保險公司必須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制定長期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設定合理的投資風險偏好,避免激進投資策略。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從風險、收益、期限、資本等方面綜合評估,不能僅以收益率作為投資目標和考核依據。”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其中,“尤其是防范包括股票、未上市股權等權益類投資風險、房地產投資的風險,以及境外投資風險。”該位接近監管人士坦言。
2016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2373萬億元,賠付1.05萬億元。截至2017年3月末,保險資金累計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基金、信托等形式,直接投資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養老社區、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計金額超過4萬億元。
2017年第1季度,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142403.50億元,較年初增長6.34%。銀行存款及債券余額70038.26億元,占比49.18%,較年初下降1.51個百分點。在服務國家戰略大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實體經濟方面,投資比例持續加大,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投資余額54443.40億元,占比38.23%,相較年初上升2.2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5月4日,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從風險保障、服務國家戰略、創新形式、改進監管等方面,提出了十五條政策措施,旨在營造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良好政策環境,促進保險業持續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安盛天平首席投資官、董事會秘書章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引導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發揮自身在實體經濟中的積極作用,是保險資金運用的重要方向,保監會和保險公司始終在進行積極探索,把金融資金和實業發展方向投機結合起來也是市場的選擇,有利于控制市場風險,保障保險資金穩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