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星期六),一貫低調的劉士余脫稿炮轟險資舉牌亂象為“害人精”,他說:“我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此言一出,12月5日滬指下跌39.13點,跌幅1.21%。在此后一個月內大盤震蕩走低3044.29點。
此次“炮轟”走紅后的劉士余一發不可收,他的多次發言都堪稱重磅,對市場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部分市場人士口中的“喊話式監管”或起源于此。
今年2月26日(星期日),劉士余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肯定了IPO加速決策的正確性。他表示:“暫停IPO導致市場的心理預期被扭曲。而去年一年,監管方把扭曲了的預期調過來了。”市場渴望IPO減速的預期落空,2月27日(周一)滬指下跌24.77點,此后幾日下探破位3200點。
4月8日(星期六),劉士余出席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矛頭指向上市十幾年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痛批“全世界都沒有”的“10送30”高送轉現象。4月10日 (周一)滬指下跌17.23點,跌幅0.52%,高送轉和次新股更是出現大面積跌停潮。
4月15日,又是星期六,劉士余出席深圳證券交易所2017年會員大會,向交易所“喊話”,“監管是交易所的法定主業”,交易所做好一線 “全方位”監管。4月17日,滬指跌幅為0.74%,不少個股又是一片“綠油油”。
股市周末休市,忙碌了一周的股民本想好好休息,沒想到劉士余主席偏偏喜歡周末喊話,這讓不少股民心里忐忑,再加上賬戶上財富縮水,難免會抱怨、詰難。一些市場人士對此也發出了質疑之聲。
也有不少人對劉士余“喊話”表示贊同。財經評論員曹中銘認為,“妖精”“害人精”“珍珠論”“10送轉30全世界都沒有”等極具劉士余個性的語言,在此前的歷任證監會主席中是沒有的。這些“個性化”的語言雖然并非“引用”于現行的規章制度,但產生的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對于市場上涉嫌違規的行為或不正常現象進行“抨擊”,這是劉氏監管的一大特色。
從“喊話”后的效果來看,確實很好。如險資亂舉牌、殼資源亂炒作、高送轉亂象以及多年不分紅“鐵公雞”等股市頑疾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