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5日),各大指數繼續調整。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全天跌幅接近2.5%,收于3200點附近。與假期后的首日(10月8日)的最高點(3674點)相比,累計下跌近470點,回調幅度達到12.9%。近期,個股普遍走低,目前節后仍處于“紅盤”狀態的個股已經不足1000只。
節后指數大多數出現調整,美容、食品和飲料板塊的跌幅較大。
由于獲利盤回吐和市場情緒降溫等因素的影響,自假期結束以來(10月至今),主要指數普遍出現調整。截至今日收盤,紅利相關指數的跌幅最大,中證500、深證成指和科創100等指數也明顯回落。其中,北證50和科創50指數仍然保持上漲,分別上漲近5%和3%。值得注意的是,科創100的表現遠遜于同為科創板指數的科創50.這主要受到其中醫藥、機械設備等成分股的影響。
截至今日收盤數據,從全年角度來看,盡管北證50指數在節后表現較強,但年內仍下跌近14.6%,跌幅在主要指數中較為明顯。而在節后表現活躍的科創50指數則保持上漲,漲幅擴大至5.5%。其他主要指數方面,節后跌幅較大的紅利和權重類指數,年內表現依然優于中證2000和國證2000等小盤股指數。同時,科創100指數依然大幅下跌,年內跌幅已達到14.9%。
從板塊指數來看,根據申萬一級行業的統計,在31個板塊中,節后僅有4個實現了上漲。其中,國防軍工、電子和計算機板塊的漲幅均超過2%,而銀行板塊則略有上漲。相對而言,美容護理和食品飲料板塊表現較差,分別下跌近10.8%和9.9%。此外,社會服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和交通運輸等板塊也遭遇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9月底曾表現強勁的非銀金融、家用電器和通信板塊在節后也出現了調整。
A股節后整體下跌3.7%,但小盤股和創業板表現相對較為穩定。
節后以來,受到市場整體調整的影響,大量個股出現了“虧損效應”。截至今日收盤,剔除近一個月上市的新股,A股平均下跌近3.7%,中位數跌幅接近5.4%。其中,節后僅有977只股票上漲,占A股總數的18.2%。從市值分布來看,漲幅股中小微盤股票的比例較高,市值在100億以下的股票占73%;而市值超過千億的股票只有30只,占比僅為3%。此外,在行業板塊方面,創業板股票數量最多,接近三分之一。
截至今日收盤,艾融軟件和紅相股份的股價在節后實現了翻倍增長。具體來看,艾融軟件累計上漲近118%,位居漲幅榜首。此外,四方精創、國民技術、成電光信、蒙草生態和銀邦股份等股票的漲幅也較為突出。然而,部分個股在節后出現明顯下跌,如海新能科、嶺南股份、張家界、皇臺酒業和尚品宅配等五只股票的跌幅超過20%。中南股份、首開股份和珠海中富等股也表現不佳,跌幅明顯。
此外,若將今天的收盤價與節后首日的開盤價進行比較,同樣不計算近一個月內上市的新股,共有203只股票顯示為“紅盤”,還有10只收于“平盤”,總占比接近4%。其中,常山北明、中糧資本、*ST同州、寶塔實業和藍英裝備這5只股票在節后到現在的6個交易日中均表現為上漲。而寧欣新材、艾羅能源、海新能科等11只股票則顯示出明顯的“虧損效應”,目前收盤價較節后首日開盤價回落幅度超過30%。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