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補充新局 轉股率持續攀升
轉股加速動因:
-
股價驅動:中證銀行指數年內漲超7%,11家銀行股創歷史新高
-
股東助推:中信金控、地方國資等戰略股東主動轉股(如光大轉債轉股率99%)
-
成本倒逼:票面利率(1.8%-2.0%)遠低于ROE(銀行平均10.2%)
供需矛盾加劇 稀缺性重塑估值邏輯
市場結構劇變機構共識:
-
申萬宏源:銀行轉債占比從38%降至22%,加劇資產荒
-
財通證券:公募基金面臨基準約束,大額轉債溢價率或提升15-20BP
-
市場驗證:AAA級轉債信用利差收窄至65BP(近三年低位)
發行斷檔隱憂 資本補充路徑轉型
替代方案涌現
-
永續債放量:2024年Q1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2480億,同比增47%
-
TLAC工具破冰:五大行獲批發行總損失吸收債券
-
配股回暖: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年內完成配股募資超300億
政策拐點:金融監管總局擬推出"資本補充債券創新試點",允許中小銀行發行10年期以上資本工具,緩解轉債發行真空期壓力。
投資策略重構 三大維度捕捉機遇
-
轉股套利窗口
關注轉股溢價率<5%且正股PB>0.9的標的(如南銀轉債溢價率3.2%) -
稀缺性溢價博弈
存量超200億的大盤轉債(如浦發轉債)或現流動性溢價 -
新資本工具接力
二級資本債與TLAC債券利差擴大至85BP,配置價值顯現
風險警示:若銀行板塊回撤超10%,強贖進程可能中斷,需動態監測中證銀行指數關鍵技術位。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