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收漲,滬指表現“七連陽”。春節后A股市場掀起“回購潮”,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宣布股票回購計劃。上市公司開展“回購潮”的動機是什么?它將給市場帶來哪些正面變化和影響呢?
根據最新公告,自2024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1294家上市公司宣布了回購計劃。其中,已完成或正在實施回購的公司數量達862家,總回購金額已達758.81億元。醫藥生物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其次是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基礎化工和電力設備行業,均有80家以上的公司參與回購。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從今年回購行為的特點來看,許多上市公司的股價已出現較大回落。相對而言,回購時的成本較低,并且公司的經營狀況也良好,這使得股東愿意用資金回購股票,表明他們對公司具備信心。
除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外,不少公司也進行回購以管理市值或注銷股權激勵。目前,已有9家公司進行了回購,其中格力電器、榮盛石化、上汽集團的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分別超過25億元。
截至最近收盤,大部分進行股份回購的公司股價已經大幅下跌,與2023年的最高點相比,那些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公司平均股價下降了43.61%,其中20家公司的股價下跌幅度超過60%。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當前出現了“回購潮”,這無疑對市場行情的拉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價目前僅為歷史高點的30%到40%,甚至更低。因此,上市公司進行真金白銀的回購動力較強,這也是提升投資者信心的一種有效途徑。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