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基金經理密集調研,挖掘龍年投資機會。
2月2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機構共調研了643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基金公司調研了529家A股上市公司,涵蓋了通信、醫藥生物、電子等多個領域。
通信、家用電器受關注
近一個月,基金公司對于中際旭創的關注度居于前列。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近一個月共有包括106家基金公司在內的294家機構對其進行了調研。
中際旭創于1月27日發布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中際旭創歸母凈利潤20億元—23億元,同比增加63.4%—87.91%;歸母扣非凈利潤19億元—23億元,同比增加83.15%—121.7%。
中際旭創在調研中表示,利潤的增長背后主要反映的還是收入的增長,尤其400G和800G高端產品的出貨比重大幅增加,這也進一步拉升了毛利率,并帶動了凈利潤的增長。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800G光模塊的需求、訂單和出貨量都比預期有了明顯的大幅增長。而在2023年下半年,部分海外大客戶開始提高400G光模塊的需求用于以太網400G交換機網絡,400G訂單和出貨量也開始顯著增加,而這些都是AI算力的快速增長帶來的市場機會。2023年,公司在產能建設、原材料采購和保障交付能力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得以在800G和400G收入上取得較大規模的增長。
2月22日,中際旭創報收154.51元/股,當日股價上漲3.03%,總市值1240億元。近一個月,中際旭創股價累計上漲39.2%。2023年末,該股票被528只基金持有,占流通股比例20.03%。
近一個月,三花智控被99家基金公司在內的503家機構調研,基金公司關注度也居于前列,同時也是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公司。
談及提升毛利率的動力,三花智控在調研中表示,主要由公司主動控制的因素有兩個:一是產品結構,隨著集成化、模塊化供應模式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公司高自制率的集成組件占比也在增加,能夠有效建立產品壁壘的同時對毛利率也有提升;二是規模效應,大規模、高標準的產業化集群帶來的規模效應,可以充分發揮成本優勢,攤薄成本。
2月22日,三花智控報收23.4元/股,當日股價上漲0.3%,總市值873億元。近一個月,三花智控股價累計下跌2.94%。
此外,寧波銀行、怡和嘉業、協創數據、中控技術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近一個月被超過60家基金公司調研。
短期市場反彈有望延續
龍年已經開啟,基金經理忙于尋找投資方向,接下來的市場走勢也是投資者尤為關心的問題。
“匯金公司的持續增持及一系列消息面刺激下使得市場大幅反彈,前期跌幅較大的中小市值品種止跌回升,市場得以喘息。”中歐基金表示,交易結構惡化是市場農歷新年前下跌的主要原因,來自基本面的邊際拖累較少。增量資金入場有助于緩解恐慌情緒帶來的額外波動,但可能將拉長市場自然尋底的進程,導致后續反彈的節奏較難把握且反彈斜率走平。目前尚難分辨市場是否已從反彈步入反轉,這可能需要等到3月更多政策方向定調后才有望驗證。
中歐基金指出,中長期仍維持對周期及防御板塊的均衡配置策略(底部周期、高安全邊際的消費醫藥,景氣高增的科技)。但在短期的反彈中,由于流動性對市場的影響高于基本面的邊際變化,建議加大對邊際流動性改善標的的關注。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市場底部區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有望提供支撐。市場對MSCI中國指數上市公司在2024年的整體盈利增長預期在15%左右。一些科技企業,尤其是頭部科技企業的盈利保持增長,市盈率則處于歷史低位。如果財報表現理想,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中國股市的表現可能會好于預期。從行業來看,看好科技和相關平臺的可選消費板塊,尤其是頭部公司。
蜂巢基金認為,短期看市場的反彈有望延續,有基本面邏輯和業績兌現但被流動性錯殺的中小票彈性可能更大,但反彈之后,市場能不能延續上漲,還是要看行業趨勢和基本面的復蘇。節后市場對于兩會的政策可能有較為樂觀的預期,密切關注。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