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吳清于2月7日就任證監會主席以來,證監會頻繁采取政策措施來維護市場的穩定。
在僅僅兩天的時間里,證監會已經連續舉行了十多場座談會,每一場會議都充滿了實質性的內容,與會人士的信心也因此大幅增加。以2月18日上午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為例,由于與會專家積極建言獻策的熱情高漲,會議不得不延遲到中午約12點半才結束。2月20日,吳清帶領調研團隊前往銀河證券金融街營業部,開始調研工作。
通過進行十多場座談會,并且在春節前后證監會頻繁發聲,資本市場監管的方向逐漸明確。
在企業方面,IPO的全過程接受嚴格的監管,并完善了退市制度,以實現資本市場的動態平衡。
在涉及上市公司的情況下,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例如財務造假和違規減持等,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我們通過與上市公司進行溝通和訪問等方式,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我們要嚴厲打擊IPO欺詐行為,同時促使中介機構擔起更加負責任的監管角色。我們還要完善行業機構的監管方式,從而提升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綜合實力。同時我們還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嚴格保持“進程”流暢“離開”
根據2月18日證監會座談會上專家的介紹,目前資本市場發展建議存在最大的爭議是是否暫停IPO。然而,無論是否暫停,嚴格控制IPO準入和加強對IPO全流程的嚴格監管都是各方共同認可的。
從最近的監管動作來看,對于新股發行的嚴格監管態勢越來越清晰。
首先,我們將對IPO企業的過去十年財務數據進行調查。根據內部消息透露,我們將重點關注那些被稱為"妖股",業績出現巨大變化并且股價大幅下跌的上市公司。同時,我們也會調查正在等待IPO審批的企業,甚至包括已經撤回申請的企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報道,一位頂尖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在進行仔細調查之后,預計一些企業會因為虛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注水’行為而受到嚴厲處罰。與此相關的中介機構也難以逃脫懲罰。”
針對IPO倒查,這位知情人士表示,一方面會逐步進行自查,提前準備解釋的措辭以回答可能會被質詢的問題;另一方面,今后會在項目中更加謹慎,以保守為主,放棄過于激進的策略,減少對形象的修飾。
其次,即使企業撤回了IPO申請材料,監管部門仍然會進行仔細調查,如果發現有欺詐發行的行為,就會對企業處以巨額罰款。
最近,提交了科創板IPO上市申請的思爾芯被抽中進行現場檢查。四個月后,他們決定撤回發行上市申請。然而,公司因為在證券發行文件中編造虛假內容,被判定為欺詐發行。公司和主要管理人員總共被罰款1650萬元。思爾芯案是新《證券法》實施以來,首個在提交申報材料后但未獲注冊前被證監會查辦的欺詐發行案例。
田軒副院長認為,該案表明嚴重違法行為,如欺詐發行,不再僅僅針對上市公司,企業如果存在偽造行為,有可能導致上市失敗并受到嚴厲懲罰。從提交上市材料開始,企業在IPO階段的每個環節都應遵守法律法規,并按照上市公司監管要求執行,與上市公司一樣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強化對IPO申請的嚴格審核,旨在通過入口端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相對地,完善退市制度,暢通IPO退出渠道,果斷清理不合格的上市公司,被視為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和增加投資回報的有效舉措。
當前,中國證監會正在研究如何優化退市指標,設置更加準確、相符的退市標準,加大對財務造假公司的清理力度,并同時完善吸收合并等多元退出政策規定,以支持企業主動退市。
有一些專業人士認為,這次對IPO財務數據進行倒查,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清理不合格的企業。
“疼痛無法忍受再次承受”
加強IPO審核、暢通退市路徑,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目標。全面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同樣是證監會的重點工作。
首先,監管部門將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通過離婚、融券賣出、轉融通等各種變相且繞道減持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決不姑息。
根據2月18日至19日的座談會表態,中國證監會表示,將加強在欺詐發行、系統性造假、協助造假、財務“洗澡”等關鍵領域的跨部門聯合防治和聯合執法。同時,充分發揮最高人民檢察院駐證監會檢察室和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的派駐優勢,提高行政和刑事執法的協調效率,提升執法力度,以實現“零容忍”,讓造假者及其幫兇受到真正的痛楚,從而不敢再次肆無忌憚地進行違法行為。
在這其中,對于財務造假等問題,證監會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化機制建設。首先,從公司內部治理方面入手,加強對公司內部操作和決策的監督,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其次,對中介機構進行監管,確保其履行審核和評估的責任,避免違法行為的出現。最后,對證券部門進行監管,加強立體化的追責機制,對違法案件實施從重處罰和適用禁業罰等“硬措施”,保證違法者受到應有懲罰。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證監會努力實現業績穿透數據真實,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
證監會將研究如何增強對違規減持行為的監管措施,使其更及時、有效。例如,可以要求違規主體購回其減持的股份,或將減持所得的價差收益上繳給公司。對于有嚴重惡劣影響且拒不及時改正的行為,將會依法加大處罰力度。
與此同時,證監會也將嚴厲打擊偽市值管理這種違法行為,該行為包括實施虛假信息披露、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
其次,監管部門在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也積極幫助上市公司解決困難。目前各地方正加大對上市公司的走訪力度,為其解決實際問題。
另外,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增加分紅金額,強調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率較低的公司進行嚴格約束,督促優秀的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比例,并推動在半年報和三季報中多次分紅。
進行研究,不斷完善機構的監管模式。
在全面加強企業監管的同時,證監會也會關注券商、公募基金等金融機構,因為它們是資本市場的重要服務機構。
就此而言,在一方面,證監會加強了嚴厲處罰,對于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嚴重罰款,以促使中介機構履行職責。
舉個例子,證監會于2月4日表示,將持續實行“一案多查”策略,徹底調查所有涉案的相關中介機構,并對違法性質嚴重、情節惡劣的中介機構加大懲罰力度,督促其履行好“看門人”的職責。
以證券公司為例,根據不完全統計,從2月7日到2月19日,至少有5家券商,包括申萬宏源、平安證券、招商證券、中山證券和華安證券,收到了罰單。如果追溯到年初以來,被點名處罰的券商數量已超過13家。
2020年2月20日,量化交易機構靈均投資因違規行為被上交所和深交所限制交易,并開始接受公開譴責程序。上交所和深交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客戶管理責任,完善與證券業協會和基金業協會的自律管理協作機制,并加強對量化私募等機構的交易監管。
在另一方面,證監會正在研究如何完善行業機構的監管模式,構建一個健全的制度體系,涵蓋機構、人員、業務等各個方面,并加強機構的合規風控要求。同時,還要健全監管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更加明確獎勵優秀、懲罰不良的原則,以促進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能力提升。
最近,證監會的座談會信息顯示,證監會正在研究如何改善產品注冊機制,加快產品審批進程。他們計劃放寬指數基金的注冊條件,并增加更多寬基指數品種和對應的期權產品。同時,他們還打算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合作,推動引入更多的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