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呈現明顯的分化,53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數據顯示,優質股正在回歸。
4月15日,海外市場整體下跌,A股則表現獨立。但個股表現出明顯分化,在政策支持下,電信、金融和能源等龍頭股勢頭強勁,但小盤股尤其是業績疲軟的股票紛紛下挫,甚至有大量跌停現象出現。A股市場風格變化明顯,長期價值投資或許已迎來開端。
// A股市場逆勢上揚 //
4月15日,亞太區市場整體下跌,包括日本日經225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印度SENSEX30指數、新加坡海峽指數等1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下跌。與此不同的是,中國A股市場的三大股指呈現逆勢上漲。Wind行情數據顯示,上證指數以低開高走的態勢,最終上漲1.26%;深成指漲幅為1.53%;創業板指數大漲1.85%。萬得全A股的總成交金額再次突破1萬億。
// 各支股票的走勢有很大差異 //
4月15日,A股市場上演了大規模分化,其中電信、保險、能源等績優藍籌股漲勢強勁,帶動了股指的強勢上揚。而絕大多數小盤股,尤其是業績欠佳的股票遭遇了資金拋售潮,紛紛下跌,甚至有超過400只小盤股的跌幅超過了9%。
根據具體市值和下跌情況,Wind數據顯示,4月15日,市值超過千億的大藍籌股中,有120只股票,僅有10只下跌,下跌比例不到10%,僅為8.33%。在市值介于500億至1000億的上市公司中,有15.56%的股票下跌;而在市值100億至500億的公司中,下跌比例上升至36.95%。另外,在市值低于100億的4040家上市公司中,有3671家下跌,下跌比例高達90.87%。可以看出,績優藍籌股備受資金青睞,而小盤股明顯被遺棄。
中信證券指出,新的“國九條”政策的實施,鞏固了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不論是從短期還是中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采用紅利策略的戰略配置價值都在增強。新一輪資本市場的“1+N”政策體系框架正逐漸明晰,改革的重點轉向了投資領域,力求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投資者的回報。這進一步夯實了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短期內,這些政策有利于大盤風格和紅利策略的發展。
外國資金大量涌入市場尋找低位買入。
4月15日,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81.08億元,達到自3月下旬以來的單日凈買入新高。
// 國內外各界機構普遍看好 //
根據高盛策略師最新發布的報告,考慮到A股市場的政策敏感度和流動性動態顯著,他們看好A股,并預測未來一年內A股和H股分別有12%和8%的潛在上漲空間。
目前,全球資金流入中國市場的跡象日益顯現。據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機構的報告指出,全球資金正逐漸回流中國股市。根據匯豐控股的數據顯示,超過90%的新興市場基金已開始增持中國股市。
國信證券指出,新的《國九條》發布后,“紅利+”將迎來長期的估值重塑。《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上市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嚴格監管上市公司,并加強現金分紅監管。參考海外經驗,2005年日本在《公司法》中明確了分紅政策后,上市企業的股息率大幅提升。這種“紅利+”行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股息率明顯優于傳統高股息的行業,包括電力、運營商、煤炭、銀行等;另一類是總體分紅水平適中,但內部差異較大的消費類行業潛在的高股息,包括家電、部分大眾品牌、服裝家紡等。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