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8減稅降費改革
除了稅務局局長王軍,財政部部長劉昆也出來表態了,但不是以接受官媒的采訪形式發出的,而是辛辛苦苦寫了一篇長文。
這篇長文發表在《學習時報》頭版頭條,標題為《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財政制度體系》,長達4667字。
文章主要說了幾個意思:
一、財政部在積極營造穩定的經濟增長環境。這一點和稅務總局有很大差別,財政部不僅僅要考慮“收上來”,還要考慮怎么“花出去”,如果薅羊毛太狠,經濟受不了。
根據劉昆部長的文章,財政部主要做了幾個工作:
1、今年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33萬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7.8%,快于序時進度2.8個百分點。財政政策不積極?不存在的。
2、截至9月末,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已完成全年計劃的92%,新增專項債券已完成全年計劃的92.4%。支持基建,刺激經濟,財政部已經盡力了。
3、大幅度增加中央專項扶貧資金,2018年安排1061億元,比上年增長23.2%。積極扶貧,財政部也不遺余力。
4、截至目前,已經安排污染防治資金405億元,投入力度為近年來最大。
上面4點,前兩個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保證經濟不滑坡,后兩條是在支持“三大戰役”(防風險、搞扶貧、治污染),財政部都沒落下,也能看出,財政部真的不容易。
關于減稅,這篇文章也說了一些,但也都是框架性的問題,大多數政策是在目前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不過,對于下一步減稅也有新的說法,財政部門將強化“放水養魚”意識,研究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更好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這和國稅總局說的意思差不多,減稅是要減的,但怎么減?什么時候減?減多少?現在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