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A股“方便面第一股”之事正愈演愈烈。
阿寬食品正式遞交招股書,要募資6.65億建設產業園和研發中心,還把已接受上市輔導的“老前輩”今麥郎看做自己的競爭對手。
都說“外賣興,方便面亡”,為何大家還要擠破頭?
新兵老兵爭相上市
近日,方便食品企業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寬食品”)正式向深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募集6.65億元,用于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建設和研發中心建設。
在招股書中,阿寬食品將今麥郎視為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根據河北證監局披露的信息,2020年12月23日,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接受上市輔導。
早年間,還有消息稱,福家歡也謀求上市,欲成為A股“方便面第一股”。
不過,雖然阿寬食品與今麥郎兩家公司同在上市的道路上競爭,但二者在體量上卻有著“雞蛋碰石頭”般的懸殊。
以2020年營業收入為例,阿寬食品為11.09億元,今麥郎則為240.43億元。
同時,兩家公司主打的方便產品類別也略有不同。
招股書顯示,成立于2016年的阿寬食品以新型方便食品為主要產品,主要包括方便面、方便粉絲、自熱食品等品類,紅油面皮系列為其代表產品,2020年該產品系列年銷售額約4億元,2020年“雙11”期間線上訂單量約1600萬份。
而今麥郎則橫跨面品、飲品兩大品類,其產品覆蓋方便面、掛面、面粉、綜合、飲品等,旗下的一桶半、一袋半系列等傳統方便面為其招牌產品。據報道,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曾在2017年表示,今麥郎要打造大營銷平臺,將來實現1000億元的收入。在這個目標指導之下,今麥郎決定進入資本市場。
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看來,今麥郎屬于規模更大、更傳統的方便食品企業,阿寬食品更注重線上銷售及創新型方便食品。食品企業的原材料及產銷成本,以及擴張成長都需要資金投入,傳統的方便食品仍是市場主流。但隨著社會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轉變,創新型方便產品越來越活躍。
快消行業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認為,從傳統渠道來看,今麥郎在線下渠道比較突出,相對要比阿寬食品有一些優勢。從企業方面來看,急于上市是想借此獲取一個穩定的資金供應管道,為企業下一步的發展奠定比較穩定的資金基礎。
賽道競爭加劇
近些年來,常有消息稱方便面市場被外賣業務毀了。但事實上,疫情催生的“宅經濟”下,方便面市場正在回暖,賽道競爭正在加劇。
目前,國內方便面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康師傅控股、統一企業、中國食品、中糧控股等。
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消費國,2019年我國方便食品整體市場規模約在990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為5%。除了傳統品牌如康師傅、統一中國、今麥郎等企業,嗨吃家等新品牌近年來也在逐步加快產品創新研發節奏,布局中高端方便面市場。
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同質化等問題成為方便面品牌們面對的共同挑戰。阿寬食品就曾因與同行業“白象食品”商標之爭引發訴訟而被迫更名。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單一從銷量來看,康師傅、白象等傳統方便面企業已經占據了主流方便面市場的90%,但如果說從細分品類來看的話,老品牌對新型方便食品還不具備壟斷性的優勢。
業內認為,線上渠道的快速滲透,使方便速食新品類迅速得到市場認可,增長速度較快,方便食品品牌們無疑也將面臨增長壓力。在方便食品這條賽道上,各類黑馬企業也層出不窮,競爭日趨激烈。而任何一家上市都可能會加速改變方便面市場的現有梯隊。
或許是出于上述問題的考量,招股書顯示,阿寬食品此次募集資金用途將用于健康食品產業園(第一期)的建設和研發中心建設,以儲備產能,增強競爭力,提高新品研發效率。
針對上述問題及今后發展布局,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今麥郎、阿寬食品,但截至發稿今麥郎方面的電話未接通,阿寬食品郵件未回復。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