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已至,央行二季度MPA(宏觀審慎評估)大考臨近,強監管、金融去杠桿等疊加效應使得整個市場呈現資金緊張的現象。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飛漲也進一步體現了銀行對于資金的渴求。
自2017年以來,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報價從2%左右上升至2.79%,7天Shibor報價從2.4%左右升至2.88%,一年期Shibor報價從3.4%左右升至4.38%左右,Shibor的全線走高態勢凸顯了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進一步緊縮。
央行曾在5月25日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考慮到6月份影響流動性的因素較多,擬在6月上旬開展MLF操作,并擇機啟動28天逆回購操作,搭配好跨季資金供給,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穩定市場預期。
市場普遍認為,銀行理財收益走勢并不會因6月MPA年中考核臨近而出現大幅調整。
2017年3月以來,銀監會連續下發8份文件,要求開展“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專項治理工作。銀監會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則再次強調,銀行業重點防范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規范交叉金融業務等重點領域風險,并要求加大治理金融亂象,做到全面排查,列出清單,逐一整改。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業研究室主任曾剛向澎湃新聞指出,收緊流動性本就是去杠桿的必然條件,去杠桿的核心就是去掉多余的流動性,所以這個過程中整個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體系流動性收緊以及利率暫時上行是必然的現象。
從中長期流動性來看,曾剛認為這并不值得擔憂?!半S著這個流動性收緊,利率上行,過去一段時間銀行多加出來的部分杠桿的存量到期之后,流動性肯定會降下來?!痹鴦偙硎?,中期利率適度下行可能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結局,但是在目前的窗口時期,利率上行、流動性收緊是很正常的。
曾剛預計,過了二季度末,整個市場應該開始逐步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