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27日訊:美國的世界第一霸權是建立在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絕對領先的基礎之上。然而這種領先往往來的并不光彩!眾所周知美國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不斷的打壓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甚至還以各種名義扣押我國企業高管。而在歷史上,類似的時間絕非第一次。美國已經多次運用其“長臂管轄”的手段對多家外國企業開展過“致命打擊”。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回顧一下美國曾經并不光彩的歷史。
財經365視界-美如何肢解他國科技產業?
美國打壓法國阿爾斯通
最為著名的一起案例是美國向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發起的一次進攻。該事件與我國MWZ事件及其相似。2013年,阿爾斯通的高管皮耶魯齊在美國肯尼迪國際機場被美國司法部逮捕,罪名為涉及2003年一起在印尼的商業腐敗案。美國司法部的做法是不是非常熟悉?簡直就是MWZ事件的翻版。皮耶魯齊2018年9月出獄后將整個事件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做“美國陷阱”。在書中皮耶魯齊將整個事件的經過都詳細的記錄了下來。
那么問題來了,一名法國公司的高管給印尼商業賄賂為什么會被美國的司法部門逮捕。因為皮耶魯齊在打款的時候使用的是美國賬戶。這就涉及到美國的長臂管轄制度,所有與美元或美國銀行體系有關的犯罪行為都在美國的管轄范圍之內。因為美元是全世界通用貨幣,也就是說美國可以隨意插手任何國家的事物。在美國財政部下面有一個海外資產管理局(OFAC)專門負責處理此類事件。
阿爾斯通的業務
阿爾斯通(Alstom)成立于1928年,經營項目涵蓋電力、機電、高速鐵路,著名的TGV法國高速列車就是由阿爾斯通打造;在臺灣,臺北捷運高運量系統的號志,也是出自阿爾斯通之手;在中國,阿爾斯通經營的項目包括:三峽大壩的水力發電機組、和諧號CRH5型電力動車組、嶺澳二期核電站、南京地鐵1號線及2號線列車、北京機場線的全自動信號系統,以及上海地鐵的列車與信號系統等等。在能源領域,阿爾斯通在燃氣發電渦輪領域,僅次于德國西門子,與美國GE,是世界第三大廠;而在電網輸配系統領域,僅次于德國西門子與瑞士ABB,也是世界第三大廠。阿爾斯通被稱為法國工業界明珠,屬于法國的國寶級企業。全球四分之一的發電站設備都來自阿爾斯通。截止2013年法國境內有58座核反應堆的汽輪發電機,由阿爾斯通制造和維護,整個法國有75%電力生產設備出自阿爾斯通,甚至包括戴高樂航母的推進汽輪機。被譽為 “法國電力設備行業的皇冠”。
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統計阿爾斯通的息稅前利潤為5.45億歐元,比2019年的4.08億歐元上漲33.57%。從阿爾斯通的EBIT我們可以看出其體量還是非常大的。那么美國為什么一定要向法國的阿爾斯通發難呢?阿爾斯通作為當時世界三大能源公司之一,在能源電力業務上與美國的通用電氣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就因為此通用電氣才會聯合美國的司法部對阿爾斯通展開圍剿行動。最終阿爾斯通由于美國開出的天價罰單而屈服,同意以170億美元的價格將阿爾斯通與通用電氣相互競爭的業務賣給了對方。至此阿爾斯通被美國司法部和通用電氣成功肢解。
日本東芝為何隕落
除了阿爾斯通還有日本的東芝也曾經遭受過美國的長臂管轄制裁。1987年5月27日日本東芝公司的員工秘密的將大量數控機床出口給了前蘇聯。事件導致美眾議院通過東芝制裁法案。事件直接導致美國國防部取消了原定從東芝進口的150億日元的計算機合同。此外東芝集團的所有產品禁止在2-5年內向美出口。為了消除事件的影響1987 年 7 月,東芝公司投入 1 億日元在美國 50個主流媒體的整個版面上刊登“謝罪廣告”。
受該事件影響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從1986年起開始迅速衰落,而就在東芝事件之前的1985年,世界十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占據了一半,在電子產業中明顯領先于美國。東芝事件是美國利用其國家機器打擊另一國家核心科技產業的又一力證。
美國的“錯位競爭”戰略
從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之所以強大來自于其“錯位競爭”的能力。當其在某一先進領域或產業上處于不利地位時,其就會調集美國在整體經濟和司法方面的優勢向別國的優勢產業進行施壓,從而遏制別國先進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并且美國的產業資本會與美國政府相互“打配合”,美國政府出手后,產業資本會借機迅速占領行業和科技的制高點。并且我們注意到法國是美國的北約盟友,而在日本美國更是擁有數量龐大的駐軍。美國對于自己在政治和軍事上的盟友尚且采取如此狠辣的手段,對于非盟友的國家的打壓更是可想而知。
一切政治和軍事紛爭最終都是為了經濟利益,美國對所有威脅到自身頭號經濟大國地位的國家都會毫不留情的予以排擠和打壓。比如日本在80年代末經濟快速騰飛,人均GDP當時比美國還要高,但是1985年廣場協議的簽訂卻使得日本的經濟最終走向了崩潰。由于日本沒有自己的軍隊,美國通過非戰爭的方式就對日本積累了幾十年的財富進行了收割這種“錯位競爭”的手段使美國保持了經濟上的“絕對強大”。美國會通過軍事、外交、經濟、司法等多種手段來對自己的對手進行施壓,最終達到其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位于世界第二,并且在多個前沿科技領域形成了趕超美國的勢頭。中國的快速發展已經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關注。中國可能再也沒有10年前那種穩定的國際外部環境。未來美國會在各個層面的敏感核心問題上不斷向中國發難以遏制中國的迅速崛起。
法國的阿爾斯通,日本的東芝,以及現在的華為都面臨著同樣的困難局面。這已經是美國的慣用手段,隨著我國高科技產業的不斷發展,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受到美國的“錯位打擊”。中國想要繼續打發展就必去在各個層面上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應對美國來自各個方面的施壓和挑釁行為。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