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8日訊:關于疫情之后房價會不會探底的猜想最近基本宣告落空了。先是上海、杭州深圳的豪宅排隊搶,其中杭州還出現了6萬人搶900多套房的盛況。深圳排隊搶房還不夠,深圳有人為了買房指標排隊離婚。
實體經濟不景氣、就業市場蕭條,誰在斥巨資買房?更詭異的是,在房價上漲的同時,房租卻悄悄下降了。
5月27日,社科院緯房大數據綜合指數顯示,4月份全國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與價格快速回升,但租金卻在下跌。相比一年前,房租跌幅最大的5個城市為三亞-13.98%、杭州-6.56%、深圳-5.94%、鄭州-5.21%、武漢-4.19%。
另有幾組數據也顯示了同樣的現象。
據諸葛找房數據,2020年5月,全國大中城市租金掛牌均價為43.57元/平方米/月,環比-0.95%,同比-1.56%,降幅均有所擴大。除此之外,2020年3月和4 月CPI漲幅都在3%以上,而房租CPI 同比分別下降-0.2%和-0.3%,創下有數據以來最低水平。
為什么房價漲了,房租卻在跌?這意味著房地產泡沫化嚴重?還是說買房是一項沒有價值的投資?
非也。凡事都沒有簡單的非黑即白,房價與房租的關系也一樣。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解釋這一現象,那就是房價取決于買得起房的人,房租取決于買不起房的人。
一旦信貸放松或樓市政策松動,房價就十分容易在金融杠桿的支持下上漲。而租房市場則更為市場化,它的定價中存在出租方與承租方的博弈。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區域內的承租方收入沒有得到普遍上漲,那么這一區域內的房租就不具備普遍上漲的基礎。
另一方面,為什么租金回報率這么低,還有很多人選擇買房?
目前,北上廣深租金回報率基本都不足2%,廈門更是低到了1.2%。這樣的情況下還選擇買房,那只能說明,買房的目的不是為了租金收益。而是為了資產保值。或者說,為了資產不要過快貶值。
今年4月,我國M2同比增長11.1%,而為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全球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都在大幅放水,通脹成為了每個人每天都在擔心的問題。但是,在余額寶7日年化只有1.47%的現在,能投資什么呢?
房地產。收益率比它高的投資項目風險太大,一不小心消防石油期貨跌到負數就此生翻盤無望;比它安全的投資項目收益率太低。保守黨覺得退一萬步來說,房子,即使跌了它還能自住,多少都能換點錢。激進黨覺得房子還能再抵押貸款,既買了房又不影響流動資金周轉。
那么,當下該怎樣買房?年年都在說買房的邏輯變了,到底怎么變的?不要老生常談的說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這是一句正確,但沒有用的話。對于大多數人買房實操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借鑒意義。
刨除一二三線城市之分,當下買房真正的邏輯應該是“跟隨后浪的腳步”。換言之,年輕人喜歡買哪里,你就買哪里。這里并不是指年輕人奔赴一線、回歸二線這類“大”現象,而是只具體的社區、樓盤周邊配套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比如說,過去人們買房,喜歡考慮周邊有沒有學校、地鐵站、醫院、超市甚至星巴克。前四點是生活剛需,星巴克是衡量商圈是否有價值、社區是否有品質一個標準。
那么,現在買房需要考慮的就不同了。一二線城市來說,除了傳統的地鐵站、醫院,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房子是不是“盒區房”(是否在盒馬鮮生的配送范圍內)、房子是否在喜茶的配送范圍。
為什么這樣?首先,喜茶這類新型品牌證實了一點,他們所在的商業體,都是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的商業體,而伴隨著商業體的發展完善,周邊潛力不言而喻。與此類似的可參照目標還有海底撈、太二等廣受年輕人歡迎的餐廳。
其次,有盒馬鮮生的地區都具備能夠接受盒馬定價的消費力、同時生活在這里的人通常能夠接受互聯網新模式。
從本質上來說,選擇怎樣的商業業態,就決定了選擇怎樣的周邊人群。當你選擇一套在喜茶、盒馬鮮生配送范圍內的房子時,你就選擇了一群年輕、具有消費力、能夠接受新模式的鄰居。
而年輕人居多的社區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社區潛力、意味著房價潛力。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