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物聯網時代人機交互的新方式,語音交互在未來控制端是大勢所趨。但在國內,智能家居普及比較慢,還需要智能音視頻娛樂系統、智能燈光、智能安防、智能能源等方面的支撐和配合。
作為科技大拿們進入智能家居領域的鑰匙,智能音箱成為了智能硬件中的新秀,受到巨頭們的追捧。
蘋果的入局是否會讓智能音箱成為新一輪的硬件對抗?硬蛋CTO李世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為,不需要太糾結于智能音箱這種形式。作為一款產品,它主要包含兩個方面:智能交互、深層的服務和內容。
“智能交互在將來的智能家居產業上,都是很重要的一塊,也一定會成為未來智能家庭的入口。至于是智能音箱或者其它形式,每個廠商都會有自己的想象空間。”李世鵬說。
AI交互
音箱一直是消費類數碼中變化較小的領域,功能與形態在過去多年來的發展中并沒有大的變化,這也導致不少傳統音箱廠商深陷同質化競爭,行業創新乏力。
自從2014年亞馬遜上線Echo音箱以來,依靠著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通過開源Echo平臺,接入各大App,Echo能夠通過語音交互實現音樂播放、新聞搜索、網購下單、Uber叫車、外賣預定等服務,幫助人們開啟了智能家居的大門。
“音箱品類是AI落地家庭的方式,這個在美國已經驗證成功,也會持續開花結果。”小魚在家創始人宋晨楓向記者表示。
市場調查公司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銷量已超過600萬臺。在其功能中,40%的用戶使用該音箱實現收聽音樂的用途,其次是向其詢問各種問題。
在以音箱為入口的爭奪戰上,谷歌和亞馬遜的爭奪尤為激烈。去年5月的谷歌I/O大會上,其帶來了被普遍認為是對標亞馬遜Echo的Google Home智能家居設備。此外,微軟也已經聯合諸多廠商,將推出大波Cortana智能語音音箱。在中國,類似產品則有京東和科大訊飛推出的叮咚、阿里與飛利浦推出的飛兒等。